唐卡被誉为“随身佛”,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卡艺术发源于西藏,以勉唐、勉萨、钦孜、噶玛噶赤等流派为主,其他藏区的唐卡基本是将西藏某一流派唐卡与当地本土艺术结合后的衍生品。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后,唐卡才进入国内收藏家们的视线,并于近年内价格飙升。
去年年底,内地藏家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会上以3.48亿港元的价格拍得明永乐年间御制刺绣“红夜摩”巨幅唐卡,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高纪录。之后,唐卡一路火了起来,朋友圈里销售唐卡的微商突然多了起来,连商丘一些藏家也开始关注起唐卡行情。唐卡到底有多火,看看市场表现就明白。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唐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缎地刺绣释迦牟尼佛唐卡--------价格:RMB5,260,000----日期:2016-02-03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7-03-10
清代御制缂丝刺绣释迦牟尼像----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6-01-01
御制宾度罗跋罗堕尊者唐卡------价格:RMB4,840,000----日期:2017-08-18
释迦牟尼----------------------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7-11-24
近几年清代唐卡市场成交的价格:
四臂观音、双身莲师唐卡--------价格:RMB4,490,000----日期:2016-04-26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价格:RMB5,560,000----日期:2017-08-09
藏医度量唐卡三幅--------------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3-08
1979年作鲁迅在上海布面----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12-20
清代缂丝四臂观音唐卡一对------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6-02-03
不久前,一件明代永乐唐卡,在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出3.48亿港元,引起一阵“唐卡热”。恰好在近日,《希热布大师唐卡艺术作品展》在本市长宁区图书馆三楼展览大厅展出。此次展览集中展示希热布大师精品唐卡80余幅,大师的学生也将现场画作献艺,为唐卡艺术爱好者创造与希热布大师互动机会。
唐卡起始的准确年代,至今尚无定论,但它源于壁画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认为:早的唐卡是绘制在兽皮之上的,它应起源于牧业文明的雅砻文化时期。但我们认为它至多是唐卡艺术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唐卡,画芯和装裱都离不开棉、麻、丝、帛这些农业文明的成果。所以唐卡的起源应是在松赞干布从雅砻迁都逻些(拉萨)之后。
2007年,纽约苏富比秋拍中有两件唐卡成交价格超百万美元;2008年上海匡时春拍,明正德红缎地五彩宝生佛织锦缎唐卡拍至246.4万元,明代胜乐金刚曼荼罗坛城唐卡秋拍时拍至118.72万元;200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明代缎地刺绣释迦牟尼佛唐卡拍至458万港元。此后,唐卡拍出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已不足为奇,唐卡精品的拍卖价格由百万元、千万元飙升至上亿元。
“如果有作者署名、手印或是活佛签名之类的一定就是假的,普通人的名字是不可能跟佛在一起被供奉的。另外如果有人说唐卡放在樟木箱,那就是个外行,真正的老唐卡是不怕虫蛀的,唐卡的制作有许多道工序,其中重要的一道就是防虫蛀。”老唐卡其实怕的是潮湿,因为都是天然矿物质颜料,不像化学原料能够渗入,所以受潮容易脱落。另外老唐卡还怕光,阳光中的紫外线易使颜料褪色,所以唐卡不适合放在强光下禁止用闪光灯拍照,鉴赏唐卡好在酥油灯下。
“如果有作者署名、手印或是活佛签名之类的一定就是假的,普通人的名字是不可能跟佛在一起被供奉的。另外如果有人说唐卡放在樟木箱,那就是个外行,真正的老唐卡是不怕虫蛀的,唐卡的制作有许多道工序,其中重要的一道就是防虫蛀。”
老唐卡其实怕的是潮湿,因为都是天然矿物质颜料,不像化学原料能够渗入,所以受潮容易脱落。另外老唐卡还怕光,阳光中的紫外线易使颜料褪色,所以唐卡不适合放在强光下禁止用闪光灯拍照,鉴赏唐卡好在酥油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