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瓷器的辩伪 1

时间:2016-05-31 20:16

  由于钧窑成为近年来收藏界热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北宋钧窑与元金钧窑。由于市场上见到的各类钧窑品比较多,因此,对钧窑的真伪判别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分析北宋钧窑,尤其是官府所用的官钧窑一是各方面专家已经反复研究,再就是学习此知识犹如学习屠龙术,没有用武之地。因此,我在此交流的内容多是关于宋民钧窑以及元钧窑。以下是笔者根据各方面的知识以及自己多年来的观察所得体会。先在本文与下文一般性的谈瓷器的鉴定思路,然后再具体介绍钧窑的鉴定。

  一,形态

  古人生活环境与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不同,审美观也不同(注意,美的东西是世界的也是永恒的,有差别不表示不美)。古代器物的形态的独特性的了解需要我们的知识与悟性,这需要我们观察大量的实物并加以分析总结,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与其他知识和个人本身所具有的认识能力,使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是时代的真实,什么是臆造,什么是超越时代的物品甚至现代品。

  二,造型技术

  古人多是依靠直接的手工工作与生活,反映在器物造型上就是外形的自然,线条的流畅,手法的娴熟。

  其一,现代人能够难达到古人手工技术非常少,何况他们有很多人中有多样选择,所以,他们中从事瓷器生产的就更是凤毛麟角;其二,就是现代专业从事模仿的工匠,要到很多年后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其三,了解古人的作品,只能够是参考手头是的有限的资料,而没有大量的生活实物,所以,很难把握古人思想与工艺的实质;其四,创造与模仿在心理上本身就有距离;加上成本与需要的制约,我们可以看出,造出与古人一致的物品有非常大的难度。

  三,工艺

  古人在每个工艺上都已经成熟,他们做就是他们日常的普通常规工作,而现代人往往在其中一点与几点上有明显的区别,这当然会反应到模仿品上来。加上古人每道工艺都是行家里手,而现代人在一件模仿品中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工艺有合格人才,这也是模仿品难以达到真品的原因。

  四,材料

  古人使用的材料我们一是难以精确了解,二是有些资源是独特的和稀少的用完以后再难寻找。原料配比也是个重要因素,没有现代科学仪器分析或者大量的实验是难以接近的。

  五,新旧

  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百年瓷器”,它的意思主要是能够流传百年的瓷器是很难的(现在很多人对一些大件物品在经过近代近80年无数个天灾人祸浩劫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可能性的高低没有足够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新瓷器就是在保持了古人器物的外形也难做到模仿品具有老品的老气。

  1,打磨:代价是瓷器表面粗糙,也不自然,还有就是对花纹发色仍然没有产生改变。

  2,加酸碱:细看加工痕迹明显,没有老化侵蚀的自然和过度。

  3,打腊或者油物,这可以用手在瓷器表面摩擦而感觉到,长期放置会产生油腻的灰尘。

  4,加斑点,在瓷器表面上用暗色人工涂抹小斑,这可以用手轻搽就可以发觉,而且这些斑点分布有规律。

  很多老瓷器特别是在土中或者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瓷器会产生老化与侵蚀作用。

  特征有(1)色的发散,青花色与釉里红等色都会发生色向画纹边际外发散似的情况。

  (2)气泡破裂,清朝及其以前(除法郎彩彩面外和少数宋官窑)都是柴窑(少数煤窑)烧制,火侯难以逐步调控,都有明显气泡,大概是火猛,体厚重,生坯放置时间短物件的气泡越大越多,人们观察发现200年的瓷器就有明显的旗袍变黑破裂的情况发生,800年左右全部大的气泡与一半中等大小气泡破裂,破裂自然,边缘光滑。

  (3)结晶,由于瓷器本身与其埋藏的物质由于多年的演变,常常有很多黄褐色的的晶体在气泡与瓷器表面出现(所以说,对老瓷器不要随便搽施表面,使这些物质特征丢失)。

  (4)黄斑块,这主要发生在实用器皿上,比如生活饮食中的油留在没有洗干净的碗、盘、盆上,也发生在用油腻是手摸过的瓶等器物上,特别它们是与空气大量接触的窖藏物品。

  六,发色

  发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瓷器年代的依据。比如青花:元青花,宣德青花,成花青花,弘治正德青花有特殊的发色,康熙青花有特殊的发色,民国青花都有代表自己年代的特殊发色。又比如说元与洪武釉里红,宣德釉里红,成化釉里红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要特别注意官窑的发色与民窑的发色在亮度与色上都有差距,不能够用判断官窑的标准去判断民窑产品。

  七,瓷器胎体密度

  一般说来,官窑的密度要高,质地要纯;富裕年代高品民窑产品也是如此,手工拉制的比摸制要沉重。要注意的是虽然现代很多模仿品由于器型难以塑造的关系大量用模具,但是古人在宋之前就已经使用模具。如果是压模的还应该发现有一道压痕。

  八,声音

  高温窑烧制的声音清脆,温度底的要低沉,如果是哑声那么应该看看是不是摸制的或者有裂痕。

  九,使用痕迹

  老物件,特别是生活必须常常使用的盘、盆、碗罐与其他器物长年都一定会产生磕碰痕迹,里外都是如此。

  有很多目前见到的非常老的“古品”如新,其实这是因为高模仿品本身价格也贵,人为制造痕迹于心不忍。

  十,底

  底是揭示瓷器年代与状况相当多的一个地方,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1,修胎的状况;2,上釉的状况(比如说元青花的底无釉但是总出现釉斑);3,裂痕,上釉底的老瓷器常常出现冰列的痕迹;4,火石红,火石红常常出现在元明青化上,用放大镜看为自然的结晶状态,如果是大片成块的红斑就需要小心。

  十一,落款

  留年代款是在永乐后期才逐步出现,一般官窑款位置适中,字大小合理,字体规范、沉稳、有力度。而过去的模仿品一是没有实物参考,二是文化水平不高,字迹中总带有明显的不合理的地方。请注意,很多高模仿品故意把某个地方改动,以区别真假:比如常常出现把年代写成改朝换代的年份,又比如故意多加一笔,少写一笔,又比如字体过大过小,又比如不对在正面的正十字方向上。

  民窑款的落款特殊性以后再专题探讨。

  当然,还有花纹,人物,造型等很多特别需要专门研究的地方,这需要根据年代具体分析,在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

  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

  如有相关藏品需要出手的,

  项目负责人: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