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7 19:38
		
			  明董其昌在《容台别集·画旨》中将绘画分为南北二宗,并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画家和流派,且有崇“南”贬“北”的意思。虽然有局限性和排它性,但对绘画风格的界定还是有一定意义的。相对来说,南宗山水讲究诗书画的结合,更有人文情怀的关注,南宗画家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大器晚成的较多。相对来说,“北宗”更具有绘画本身的技术训练。“技”比起“道”要实在一些,是可视的,天才加勤奋,是可以早熟的,不然,王希孟在18岁能画出《千里江山图》名作便成了想象的事。 
  近现代由于文化思潮及时尚的诸多原因,“北宗”势微,更不用说有多少杰出画家了,但陈少梅的出现,给这一疑问划上了句号。陈少梅逝于1954年,仅活了45岁,但时至今日还有人不断想起他,纪念他,这证明了陈少梅的绘画艺术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长留画史了。从年龄和成就上讲,陈少梅先生是一位早熟的画家,这是否和学“北宗”有关呢,但愿我能“自圆其说”。 
  陈少梅先生名云,号升湖,湖南衡山人。其父陈嘉言曾任清末书院编修,民国国史馆秘书,晚年主持衡阳书院(即船山学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陈少梅学习书画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的画风格清丽、高雅,远离凡俗,和家庭也是不无关系的。 
  陈少梅十几岁时随父亲来到北京,15岁加入了金北楼先生主持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并拜其为师。金北楼即金城,名绍城,字巩伯、拱北,浙江湖州人。能诗擅书画,曾留学英国习政法,毕业归国途中考察美、法诸国法制及美术。曾任大理院理事。倡议以内库及热河行宫所藏金石书画筹设古物陈列所。1910年创立中国画学研究会,并设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金北楼善山水、兼作花鸟,取法宋元,笔墨严谨,临古功深。陈少梅天资聪敏又勤奋好学,再加上这位功深眼高的老师,陈少梅能有日后成就,当然是意料之中事。金北楼先生对这位弟子十分赏识,他曾说:“我一生教授弟子甚多,他是最小的,却是我最得意的。现在他画的很好,将来前程无限,故我为他取号升湖,承吾业者,必升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