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5 19:40
艺术品市场新买家在哪里?一批新资本跃跃欲试!
回首前些年,艺术品行业曾在2010年前后呈现“井喷式”增长。“在2010年,市场新涌入了很多买家。”赵旭分析说,“一方面,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刚刚复苏;另一方面,尤伦斯的一些藏品释出,突然把原来的艺术品‘圈子’砸成一个大的‘产业链’。”2009年尤伦斯的重量级藏品,如《写生珍禽图》释出,吸引了很多新的藏家入场,从而推动艺术市场走高。
艺术品行业目前虽然处于低点,但在赵旭看来,这个时候正是开发新买家的好时机。2015年,保利澳门的成功,证明了他对于市场的判断。“赢得新买家的信任要靠点点滴滴的服务,再加上你的艺术品,如果你只是在等,我想很难等到。”尽管,保利澳门的开拍吸引了不少澳门地区当地的新买家入场,但在赵旭看来,这些新买家只是成为保利拍卖的客户,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保利的客户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中,才真正意味着新买家入场。”2016年,被很多市场人士预言为新资本带动市场的一年。在传统艺术品行业转型困顿之时,新资本正在暗流涌动。李苏桥判断,“今年,一批新资本在跃跃欲试,因为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向了。”
在西方,艺术品早已是用于冲抵其他行业亏损的资产配置,在中国也有这样的需求和倾向。“确实有资本在选择一些标的。因此,一旦好作品出来,能够找到买家,会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李苏桥认为,中国艺术品的消费支出“将在长时间之内依赖于投资人对其他资产投资信心的丧失”。“只有在艺术品市场中,才能表现出资本流动的可能性和保值。”
此外,他认为,事实证明,艺术品市场往往并不与经济周期正相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三年,艺术市场并没有崩盘,反而暴发式增长。”李苏桥相信,“根据以往国际、国内的经验,艺术品市场确实起到缓冲作用,它的缓冲作用强大到跟经济周期不匹配。”
这样的信心同样来源于一些现实情况。根据保利拍卖的粗略统计,每年约有1/3的新买家进入保利拍卖购买艺术品;同时,近些年,如王中军、王健林、刘益谦等国内的“大买家”进入西方艺术品市场,不断刷新纽约、伦敦拍卖行的拍卖纪录。这些情况表明,新买家仍然在增长,只是,这些买家如何进入更广阔的中国大市场,还要行业的各种角色积极配合。现有买家急需求购如下藏品:
北方现代名家字画作品,当代名家行书作品,古籍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