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04 14:22
艺术家宋冬说他最近想要把“坚持”两个字从自己的字典里删掉,“因为‘坚持’意味着你不得不去干,而‘习惯’则无所谓好坏,”他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
有一件事情他坚持做了二十年,开始是为了做作品,后来则慢慢变成了习惯:在石头上用水写日记。从1995年开始,宋冬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用毛笔沾着 水、在一块扁石头上书写当天所见所感;如果出差外地就在住处洗漱台上用手指沾水来写。感触多的时候要覆盖好多遍,也有很多情况是“今日无事可记”。
后来他还立了个遗嘱,交代说等过世之后就要把自己的骨灰放在这块石头上面让风吹走。“因为除了这上面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是属于我的,”——这上面的东西就是他经年累月的感受,和肉身幻化的骨灰。
与《水写日记》类似的,还有艺术家同时期的行为作品《印水》和《哈气》,分别是艺术家端坐在水中拿着印章一遍遍地往水面拍下去,以及趴在天安门及后海的地面、冰面上呵气。《一壶开水》更绝,他拎着一壶开水从胡同的头浇到尾。它们毫无意外都是些看似“徒劳”的行为。
徒劳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了对细碎之物的收集,近年来的宋冬又在身边随处可见的实物中找到了曾经被忽略的东西。“有和无的命题我一直都非常关注,它们对 我来说是同一件东西。”他解释道。“开始的时候你看到的大部分是无,后来就大部分是有——但这个有也是极大的无,原来的那个无也是极大的有。”
在佩斯北京近期开幕的个展上,宋冬的最新创作系列“剩余价值”呈现了艺术家以日常废弃物为对象的观念探索。在“有和无”的命题之上,他又往前走了一步。同时这也是宋冬最为众人所知的《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系列的延续。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2月27日。
宋冬,1966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家。他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 创作,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宋冬大多数作品都关注艺术的过程而非最终成品,因此也创造了其独特的媒介和装置方式。他的作品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基金会、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等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