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代喜字罐现在什么市场

时间:2016-05-05 11:34

  青花瓷是指用钴料在白瓷胎上绘画各种纹饰,然后上透明釉,经1300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呈现出白底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其特点是胎质细腻、釉质滋润,白底衬以蓝色花纹,给人以清新、雅洁的感觉,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又由于彩在釉下,纹饰不易磨损、褪脱、呈色稳定,用以做盛食器具无毒性,而深受欢迎。

  青花瓷历史悠久,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唐代时河南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瓷制作,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已能生产装饰精致、造型优美的青花瓷精品,并以各种途径流往国外。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埃及开罗、伊朗德黑兰以及菲律宾的博物馆中收藏有大量中国元代青花瓷器。出神入化的青花瓷,深受全世界古今中外爱好者的喜爱和珍藏,欧洲的一些贵族和百万富翁,甚至连青花瓷的碎片都舍不得丢掉,用金银将它镶嵌后,藏在宝库里。据史料记载,明朝正统年间,英宗皇帝在光禄寺设宴,招待外国使者及夫人,100多桌酒席餐具全部用的是青花瓷,席散后清点餐具,据说竟被使者及夫人偷走580件之多,由此可见清丽雅致的青花瓷具有多大的魅力。

  从传世及出土器物、标本来看,青花瓷器早已成为元、明、清瓷器生产的主流,官窑、民窑竞相生产,窑口当然是以景德镇窑为主流。元末开始,云南玉溪窑、建永窑仿制景德镇青花瓷;明清时期各地仿制青花瓷器的窑口增多。过去,收藏家、鉴赏家、评论家以至各大博物馆,都将官窑视为国宝,而对民窑则不屑一顾,这种“重官轻民”的思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民窑青花瓷的研究工作。古陶瓷界老前辈王志敏《明代民间青花瓷画》以及近年来左汉中、李智勇《中国民间青花瓷画》,穆青、汤伟建《明代民窑青花》等一批中青年学者的著述出版发表后,情况才有所改善,但民窑青花瓷的收藏价位却一直低迷,约只有官窑器的十分之一。从闽北的考古发掘及传世品收藏实践看,出土的大量是明代民窑青花器,传世的多为清代民窑青花瓷,至于真品署款的官窑明清青花瓷已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