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玉璧的特征有哪些

时间:2016-06-16 15:02

  玉璧(谷粒纹)

  玉璧是一种圆板形、片状、中部有孔的玉器,《尔雅》有“肉倍好谓之璧”的说法。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在存世的古玉璧中,肉与好符合倍数关系的不多。《尔雅》中有好倍肉谓之“瑗”、肉好如一谓之“环”的说法。“环”、“瑗”属于璧类玉器,是一种特殊型璧。

  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二为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玉璧的纹饰随着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商代璧多饰弦纹。春秋战国至汉代,玉璧为云纹、谷纹、蒲纹,间或有螭纹。唐、宋、元以后出现了凹雕螭纹、乳丁纹、兽面纹、花鸟纹装饰的玉璧。

  玉璧中应引起重视的是素璧、谷纹璧、蒲纹璧。素璧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出土地。一是良渚文化遗址;二是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三是齐家文化遗址。商代也有素璧,素璧在当时主要用于礼器。谷璧、蒲璧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明清出现了一面  谷纹璧

  以谷纹或蒲纹、云雷纹、席地纹装饰,一面饰花、鸟、鱼、虫、龙、凤、八卦、吉祥物等图案。《周礼》有“子执古璧”、“男执蒲璧”的记载。谷璧上镌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涡状如同谷牙,取其谷可养生之意。蒲璧指带有极浅的六角形格子纹的璧,取蒲能织席可以安人之意。这两种璧多是战国和汉代的,一般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超过二十厘米的不多见,从存世或出土的实物看,宝光四溢,做工极精良。在战国时期这类玉璧已被奉为珍宝,作为佩玉或抵押品、赏赐品、镶嵌品、礼仪品及馈赠品。龙纹、鸟纹、凤鸟纹、蒲璧见之于汉代,璧的表面用同心圆绳纹分为两区,多达三区。外区饰龙纹或凤鸟纹,内区饰蒲纹,三区内饰兽面纹。这种汉代璧一般用水玉制成,分厚薄两种,直径一般较大,大的有超过40厘米,但厚的并不多见。

  玉璧最近几年的拍卖成交价格

  顾景舟刻并制玉璧提梁壶 600-800万 1633万 2014/9/7

  清 乾隆 御制酸枝玉璧拉 800-1200万 984.4万 2011/6/1

  清乾隆 御制紫檀木嵌后刻 800-1200万 904万 2013/4/8

  雷纹龙凤出廓玉璧 620-620万 756万 2015/1/19

  清乾隆 御制紫檀木嵌素古 600-800万 722万 2009/10/8

  清乾隆 紫檀云龙嵌古玉璧 500-700万 560万 2009/11/11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玉璧 380-380万 418万 2011/1/9

  清乾隆 紫檀嵌汉玉璧御 160-220万 179.2万 2007/6/25

  齐家文化 神人面玉璧 150-150万 176万 2011/1/9

  清乾隆 御制诗镶玉璧紫 160-260万 176万 2006/4/22

  齐家文化 狩-猎纹玉璧 150-150万 165万 2011/1/9

  齐家文化 神兽纹椭圆形玉 150-150万 165万 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