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07 19:59
古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不管是孔子的“玉之十一德”,抑或是管仲的“玉之九德”,再或是刘勰的“玉之五德”,作为多重道德化身的玉,蕴含着世人对崇高人格精神的追求,寄托着大众对美好品行的向往,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玉文化博大精深,贯穿中国历史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作为古文化集大成的明清时期,玉器尔雅多娇,自然也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传统瑰宝,并传承至今。
当前,市场人士对古玉的市场价值,普遍认为“买旧不如买新”,即古玉的收藏价值不如新玉,高古玉器的收藏价值不如明清玉。
拍卖市场中的书画、瓷杂等艺术品价格火爆上涨,而承载中华六千年文明的精美古玉,却一直坐冷板凳,即使有上涨,也是非常小的幅度。上世纪80年代至今,好的新玉的市场价值上涨近1万倍,同期高古玉的市场价值上涨幅度只有1百倍。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高古玉的市场价值是倒挂的,与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极其不相称。
高古玉指的是战国和汉代以前的玉器,这段时间的玉器主要用于祭祀,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多为帝王皇家达官贵人用玉,从用料、制作工艺、文化气息上都有着厚重深奥的艺术价值。其实,在传统收藏观里,高古玉极受重视,首先,高古玉自古就是宫廷御用品,属于贵族阶层的专享的奢侈品,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拥有和接触到的。所以高古玉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杰作,具有独到的艺术美感,因为都是由最好的玉匠虔心打造的原创艺术杰作。其次,高古玉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在古代,因为材质的稀缺,每件高古玉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致使今天的高古玉每件都是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最后,高古玉凭借着千年的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独特的历史厚重感是明清玉和新玉无法与其媲美的。
明清玉近几年的交易成交价格
清乾隆 玉交龙钮长方玺 525-787万 2219.8万 2012/9/11
明 顾季玉制犀角雕龙生九 1000-1800万 -- 2011/6/6
清乾隆 御制翡翠和阗玉搬指七件 咨询价 4736万 2007/4/8
明 和田玉观音像套件 2500-3500万 1108.8万 2010/11/6
明晚期 玉瓶 380-460万 440万 2007/2/11
明 黄花梨嵌玉双层亮格柜 200-250万 408万 2011/5/29
清乾隆 御制紫檀漆地嵌玉 咨询价 3202万 2010/12/1
清雍正 粉彩玉堂富贵盌 700-1000万 2194万 2010/5/31
清乾隆 御制十六罗汉赞玉 1200-1500万 1904万 2010/12/11
清乾隆 御制王献之《中秋 300-350万 1848万 2009/5/31
清 青花玉琮型牡丹缠技纹 1800-1800万 1800万 2009/8/22
清乾隆 御制青白玉十六应 600-800万 1380万 2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