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判断明 清官窑瓷器的紋饰

时间:2016-05-07 17:41

  V明、清官窑瓷器的紋饰 

  瓷器上的纹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明、清官窑瓷器纹样较之民窑的严谨工整。它们都以物言志,画必有意,表达着皇族对世界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企盼,同时也是他们宣传封建意识的工具。在明、清官窑瓷器纹样中,龙纹、花卉纹是其大宗,婴戏纹 、狮子纹常用。纹饰的画面依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气势磅礴的寿山福海纹,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请康熙朝的则加绘鹿、松树、月亮、蝙蝠、云朵等点缀物,尽力将对吉祥的企盼表露。清代官窑瓷画特别讲究吉祥图案的运用,寓福禄寿之意的尤甚。 

  八仙 

  传说中的道教神仙。画面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后两种纹饰有时另多两人,一位是肩扛桃枝或手捧寿桃的东方朔,另一位是高颅顶的老寿星。 

  合和二仙 

  传说中的两位神仙,又称和合二圣,各代表一位高僧(名叫寒山,拾得),是传统的象征性神名。画面上,两位胖和尚,一位手持捧盒,另一位拿一柄莲花,笑容可掬,取和谐和好之意,故在民间举行婚礼时喜欢陈列和合像,以求吉利。有时,捧盒半开,飘出的云气中圈着五只蝙蝠,意为五福。 

  福禄寿三星 

  画面多作苍松下三、四位老者相聚。一位是鹤发童颜的老寿星(面前往往加绘东方朔献桃),一位后随一只鹿,取鹿的谐音,寓"禄"之意。另一位是福的化身,有时还绘有蝙蝠相衬,以寓"福"意。 

  四妃十六子 

  传说中帝王的四位妃子与她们的十六个儿子,有时仅绘十六子。 

  婴戏纹 

  婴戏纹有许多不同的画面,也各有祥瑞之意,有时甚至十分牵强附会。如童子持莲, 寓意为连生贵子;三个孩子在缸边玩耍,意为三纲(五常);十六子即代表四妃十六子;另外还有百子图。 

  麻姑献寿 

  麻姑的传说出自葛洪的《神仙传》。传说麻姑在牟州东南姑余山修道。成仙后住在蓬莱岛,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三月三日王母寿辰,设蟠桃盛会,众花仙子邀麻姑同往祝寿。画面上所画即为此意。故旧时庆女寿多画麻姑像以贺。 

  龙--帝王的象征性 

  凤--帝后的化身 

  狮子--王权的物化 

  蝙蝠 

  多绘五只蝙蝠,意为梅开五福,如中间加绘团"寿",则为五蝠捧寿。五福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语出《书.洪范》。 

  金鱼 -- 金玉满堂 

  蜜蜂与猴--马上封猴 

  莲花--圣洁的象征 

  松竹梅--岁寒三友 

  山茶--多子 

  牡丹玉兰--玉堂富贵 

  暗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手中所持之物 

  扇子-汉钟离鱼鼓-张果老 

  横笛-韩湘子葫芦-铁拐李、 

  阴阳版-曹国舅宝剑-吕洞宾 

  花篮-蓝采和笊篱或莲花-何仙姑。 

  因借物喻人,故寓意暗八仙。 

  宝相花 

  宝相花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庄严称呼。宝相花是一种象征性的花。它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石榴的特征,并进行了艺术处理,更符合人们对吉祥意念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