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07 17:39
明清官窑瓷器四
特种工艺瓷
清代乾隆时期,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的嗜好而下旨要求烧制各种新奇制品,督窑官无不尽心竭力的操办,从而使官窑烧造出许多精美无比的新品。特种工艺瓷的制作,就是乾隆官窑的杰出成就。戗金、镂银、琢石、髹漆、牙雕、螺钿、竹木、匏蠡诸作,乾隆官窑瓷(特别是唐英督窑时期)都可以仿制的惟妙惟肖。比如乾隆官窑金彩器足以乱真。金彩器古以有之。元以前是用贴金工艺,即将敲得很薄的金箔,用捣碎的蒜汁贴在瓷器上。清乾隆时期改用描金,做法是将金子磨碎,调成浆水,然后沉淀,干燥,使用时,掺入铅粉作熔剂。金与铅按10:1的比例混合成彩料,描绘在瓷器上,再入温度为700-850℃的炉中烘烤,出炉后,经过打磨,使其表面具有金器的光泽,这就是描金。描金直接用金粉,耗量大,只有官窑的高级器物才使用。嘉庆朝以后用液态金水(一种树脂盐),这是嘉庆朝以后不见效果逼真的仿金器的原因之一
明、清官窑瓷器的造型
明、清官窑瓷器的造型有各式碗、盘、托、尊、瓶、瓷塑等,其中瓶的器型最多,有八棱、六棱等异体造型。
葫芦瓶
酒瓶,亦作陈设器。葫芦瓶因式样象葫芦而名,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其因其吉祥的谐音"福"、"禄"、 历代皆受欢迎,且演变为其它造型,一侧支长流,另一安执手,既成葫芦式执壶,明嘉靖年间多见。
玉壶春瓶
始见于宋,宋、元时期多作酒器,明、清时期作陈设器。一说以"玉壶在春"而名。在玉壶春瓶的两侧分别装上把手和长流(壶嘴),就是执壶,多用来置酒。
琮式瓶
官窑特有的祭祀器。因圆口方身,形似玉琮而名。
玉琮上下相通,但琮式瓶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