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07 17:21
明清官窑瓷器二
中国的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到明、清时期已硕果累累,展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景象。朱元璋的开国谋士刘基在元代曾做过江西著名产瓷地高安县的县长(高安于1980年曾出土过全国最有名的元青花窖藏)。当然,刘基与朱明朝廷在景德镇建御窑厂是否有直接关系已不得而知,但据考证,明廷在洪武二年就在景德镇建立了御器厂却是事实。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它的各类陶瓷制品琳琅满目,璀灿生辉。明、清两代的景德镇官窑瓷业和国势紧紧相连--国势盛,瓷业兴;国势弱,瓷业衰,从明代洪武二年(1369)至清代宣统三年(1911),三起三落,历时524年。
明代洪武二年,明朝廷在景德镇珠山建立了御器厂,总面积为54300平方米。厂为国家投资,派员管理;器为朝廷所用,检验严格。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六朝,三三分为两个时期。此两期御器厂新品迭出,官窑器古雅精美,是明代御器厂的黄金时期。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前期,史称三朝盛世,也是古陶瓷瓷史上最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