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院教授梁树年先生正是遵循这一创作规律的一位大器晚成的绘画大师。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默默的耕耘,不计名利,执着于他的绘画理想。他虚怀若谷,厚积薄发,终于在晚年达到了他事业的峰颠,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上的一代宗师。他的成功也再次证明了艺术创新要师古人、师传统、师造化,要化古出新。也证明了艺术是艺术家生命精神的升华。
自上世纪30年代起,梁树年开始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62年起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1964年起在美术学院国画系担任教授。1974年被聘为留学生导师。1979年任中国画系研究生导师。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梁树年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03-19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6-04-22
梁树年书法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6-11-26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7-18
梁树年天高云淡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6-01-10
近几年梁树年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2,160,000----日期:2016-09-13
梁树年观瀑立轴纸本------------价格:RMB3,520,000----日期:2016-11-22
梁树年黄山老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6-02-22
梁树年山路松风立轴纸本--------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6-08-09
梁树年山路松风立轴纸本--------价格:RMB2,910,000----日期:2017-04-24
早在20世纪60年代,梁树年基本摆脱早年以摹古为主的创作模式,开始面向生活,由师古人转为师造化。他的这一转变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因素。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掀起的写实主义浪潮,至50、60年代已经发展到高峰,成为当时主宰中国画坛的主流。面向生活,师法自然,对景写生,在山水画家中蔚然成风。老画家也纷纷转变观念,投向大自然。但梁树年的转变更是他近30年的艺术实践后的觉悟。他觉悟到“师古人莫如师造化”,而且“自恨觉悟之晚”。特别是其间梁树年先后转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执教,为他深入生活,师法自然,以实现自己的创作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条件。
梁树年先生85岁那年有一首以“自律”为题填写的《水调歌头》:“少儿耽涂抹,想一跳而通。学后方知非易,十载叹无从。马瘦途长人老,渴望津头指引,伯水尽山穷。赖有精诚在,不会没前途。遇困惑,莫轻弃,耳休聋。方家多似星斗,我玉借石攻。笔墨相承相继,诗境也同画理,胸次并包容。山川多丘,云过见高峰。”这首词以质朴无华的语言道出了画家一生治学从艺的艰辛历程,表达了他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奋进精神以及做人治艺的理想与追求,读来令人激动不已。
“由师古人转为师造化”这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梁树年山水画创作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然而观念的转变不能替代创作面目的改观,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正如梁树年自己所说:“虽亟欲改弦,奈蜗甲难脱,深感先人为主之甚”。
70年代初,梁树年从干校调回北京,为办公厅画画。当时,他己年过花甲,决心离京远游,踏上了艺术变革的新征程。1972年,梁树年首次登上黄山,圆了多年的黄山梦。而后他又上太行、下三峡、游漓江,迹遍及大江南北。壮游祖国山川胜境,饱览中华秀丽风光,他心潮起伏,应物斯感,佳作跌出。
在指导学院学生的同时,他也收徒传艺,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身授,因材施教。他注意启发学生的悟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登山不是一条路,山谷灵秀多云雾,毕竟高临放眼宽,好山好水今无数。”学生们当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他也把学生们当作朋友,经常与他们赏画品诗,畅谈艺术问题。
“写生要写魂,得魂胜得真,物我相向,下笔自有神”、“人谓黄山松是神,我谓黄山云是魂。黄山是我师和友,笔墨岂是来写真”梁树年的这两首诗是对他“写生——创作”经验的高度形象的概括。所谓“写魂”就是捕捉万物造化蕴含的生命美、自然美,唯有这种生命美、自然美才能使人动心动情、意境、产生创作的冲动,达到物我两忘、下笔有神的境地。所以“写魂”就抓到了“写生——创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