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拍卖中,藏家对乾隆时期的瓶类拍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一件乾隆款青花苍龙教子穿莲纹螭龙耳尊以超过5,600万港币成交,另一件同期的黄地绿彩云龙纹贯耳穿带瓶则以超过1,800万港币成交。奉文堂珍藏中超过90%的黄花梨家具拍品成交。竹雕也表现优异,众多拍品均超估价成交。
从这几年青花瓷拍卖行情来看,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青花瓷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比较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更容易获得青花瓷珍藏家的青睐,其价格仍将不断走高,预计升幅会明显高于其它青花瓷品类。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民窑青花釉碗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民国时期民窑青花缠枝双喜瓷----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11-07
清道光紅釉留白纏枝花卉----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7-24
民窑青花牡丹纹碗--------------价格:RMB2,640,000----日期:2016-11-04
明历民窑青花花卉碗------------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6-02-24
明代永宣民窑青花龙纹梅瓶------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04-18
近几年民窑青花釉碗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历民窑青花花卉碗------------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11-19
清道光釉裹红团凤纹碗一对------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6-07-11
晚明民窑蓝釉青花海棠口瓜棱----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04-27
民窑青花罐--------------------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6-04-13
茄皮子釉划「赶珠云龙」图碗----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6-06-28
从不同时期的成交额、成交量对比来看,成化瓷器市场呈现出“量少质精”的特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2013年,成化瓷器仅占明代瓷器4%-9%的成交量,却获得了8%-25%的成交额;另外,明代瓷器均价在70万元-290万元,成化瓷器均价分布在51万元-480万元,除2012、2013两年低于整体水平外,其余年份均高于整体水平2倍之多。越是在市场行情好、精品多的年份,稀缺高价的成化瓷释出越多,市场份额越大。
这四只酱釉小碗,造型均为撇口式,高6cm,口径12cm,器表光素,里外均施酱釉,釉面匀净光洁,有缩釉点,无橘皮纹。胎质细腻润滑,胎色洁白,胎体自上而下,由薄渐厚,制作隽秀灵巧又不失敦厚稳重。圈小,呈外敛内直墙式和外敛里斜坡式;端外侧斜刮削,端平切,底面有明显的旋痕和细密的痕;而细砂底光滑细腻,不见火石红;釉底的胎釉结合处,却留有一线火石痕。
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酱釉的出现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著名。以明曹昭《格中物,腹部较丰定窑酱釉著名
宣德时期酱釉瓷在官窑器中已不再难得一见,而是作为各种单色釉中的一个品种而批量生产。常见的器形有撇口碗、盘、水仙盘及桃式执壶,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收藏以及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发掘成果,让我们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与永乐酱釉瓷相比较,同样的器型,宣德酱釉瓷釉色稳定,釉面光洁莹润,无缩釉点,有橘皮纹。在器物里外施酱釉的情况下,内均施白釉,并锥刻暗款或用青花楷书款。这与永乐酱釉瓷内仅施青白釉或细砂底的作法,是截然不同的。
永乐时期酱釉瓷仍在烧造。从目前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尚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但笔者于1985年5月,在扬州市缺口工地上,距地表3m左右与洪武地层具有叠压关系的土层中,发现叠摞在一起的酱釉碗。由于施工繁忙,未能及时制止民工的挖掘,致使四只碗同时被毁,实在令人痛惜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