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季红字画在哪收购几率高

时间:2018-01-22 03:31

  “中国画没有创新问题,只有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的问题。”霍春阳说,“继承传统是精神领域的事。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以其文化精神为根本。一个国家及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其艺术精神的基础,它是超越时空的,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说传统本身是一个博大的世界,经久弥远,是精神世界永恒的自由王国,把传统只看成是过去,即会将传统视为死物、僵物。继承传统需要诚心诚意,不造作,朴实无华,因为它会给我们留有精神自由的宽泛空间,能达到这样一个精神上的自由世界,是我们本应抱有的目的,不存在再‘走出去’的概念。很多人难以到达这一境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想或无从进入的结果。视传统为束缚,实则是画地为牢,自己束缚自己。传统是财富绝不是累赘。

  周令钊说:“刚解放的时候,跟群众的关系,好像比现在还容易些。现在呢,你要不是去开会,是见不着的,那时候比如说,我们去看苏联马戏团,一会儿,毛也来了,大家起来鼓掌,他就坐在这里,就是在观众席,在前几排,他从后面进来,那就看得清清楚楚。”

  “写生不是复制自然,是抒情而不是状物。中国画的写生应是写意,即写生意、写生命意识、是画气写心,绝非照抄自然。中国画要求画家深入生活,旨在发现生活的常理和常形,绝非仅在物象的表面作文章。”

  曾接受为绘制毛像任务的画家周令钊日前透露,他见过本人,感觉“很亲切、很随和”。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他同时还透露,毛像下曾有五个红字:为人民服务。

  “曾有人问我,雉鸡的羽毛那么漂亮,为什么文人画不画它,宁可去画小雀,我说就是因为精工会减损逸气,在追求状物的时候,就忽视了画面的精神。”霍春阳说。画不应以题材的新旧来定论,古人云“澄怀观道,静处求之”,“品位”是体现中国文化内涵首要的因素。兰花、石块、荆棘的组合已是司空见惯的题材,历代画家为何不厌其烦地在其中抒发情怀,造出自己的“大象”,皆因为兰花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象征和寓意。

  在霍春阳看来,刻意求新,希望与众不同,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一种“有为”的思想;而绘画应该是“无为”的,就像孔子所说的,要顺天而为。老想出新,发展,开拓,这是时代的大病。同样,他也不认同“笔墨当随时代”的说法,而是认为笔墨可以因时代不同而改变和调整,但不能随波逐流,“要有所随,有所不随”。“包括文人画,我以为也是不分新旧的。文人画就是一种艺术精神,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体现,与时代无关。”霍春阳说。

  如海派画家程璋作品一般每幅在万元左右,但是他的《三羊开泰》在2002年上海崇源首拍会上以3.08万元拍出,取得这样的佳绩主要在于这幅作品题材吉祥。又如1997年中国嘉德推出的齐白石《苍蝇图》,尽管画面只有一张名片大小,但这只苍蝇在白石笔下却画得栩栩如生,十分可爱。结果被拍至19.8万元,轰动海内外,如按平方尺计价,这恐怕是昂贵的一张中国画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导致《苍蝇图》创天价,恐怕与稀有题材是分不开的。所以,字画附加值的“含金量”大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投资者和收藏者在实际运作中务必要多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