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是清代专为宫廷御用而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由于产量少,传世极少,故价值连城。目前收藏多的是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及上海博物馆。
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为精美的巅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至今,乾隆仕女游园罐的各种复制品,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乾隆珐琅彩瓷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珐琅彩瓷集--------------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7-11-14
清乾隆珐琅彩瓷集--------------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7-06-26
清乾隆珐琅彩瓷书一套两本------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7-03-07
民国珐琅彩描金鹤寿纹豆青葫----价格:RMB3,530,000----日期:2017-06-26
清乾隆珐琅彩瓷集--------------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07-21
近几年清乾隆珐琅彩瓷市场成交的价格:
御题诗珐琅彩瓷镶木如意--------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10-23
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6-01-12
御题诗珐琅彩瓷镶木如意--------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7-10-02
清乾隆珐琅彩瓷集--------------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6-01-07
未用江斯丹顿“Mercat----价格:RMB3,880,000----日期:2016-06-26
珐琅彩瓷堪称康、雍、乾三代帝王挚爱的“内廷秘玩”,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它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血统高贵,细如毫芒,是历代受藏家青睐的瓷器之一,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上奢侈的艺术品”。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其工艺特征。一类是人物纹饰,常通过婴戏等儿童活动,将吉祥之意寓意其中。在色地上彩绘花卉,明显具有铜胎画珐琅效果,所绘人物饱满、写实,人物神态逼真、生动活泼。线条流畅,珐琅彩颜色秀丽。乾隆时期的一件珐琅彩黄地花卉开光婴戏瓶,瓶口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那不勒斯黄彩为地,上以各色料彩满绘法国的鸢尾花,三面开光内绘婴戏图。分别寓意“竹报平安”、“吉庆有余”、“官带流长”。底内松石绿地蓝料双方栏书“乾隆年制”4字篆书款。此瓶在色地上彩绘洋花,凸显铜胎画珐琅效果,开光内所绘婴戏图案,又为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这种锦地开光风格在乾隆朝施用较为普遍,而中西合璧的装饰图案,是乾隆珐琅彩所独有的特点。另一件珐琅彩婴戏双连瓶,属于宫廷御用陈设瓷。造型新颖别致,呈双连式,又名“合欢瓶”,口上附有双钮联盖,圈内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6字篆书款。通体用珐琅彩描画纹饰。腹部的两组婴戏纹为主题图案,一组图案为四婴戏三羊图,其中一婴肩背梅花,一婴手持灵芝,一婴骑羊,一婴手持画卷,寓意“三羊开泰”;另一组图案为九子嬉戏图,其中一婴抱瓶,瓶口中飞出五只蝙蝠,群婴作欢呼状,寓意“福在眼前”,“多子多福”。两组图案画工均极精细,突出了画面的浓淡阴阳,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乾隆时期在珐琅彩瓷上,还出现了一类临摹西洋人物和景色的纹饰,其用笔光滑平柔,几乎看不到笔触,色彩绚丽丰富。并运用焦点方式,使画面上的人物及背景上的建筑物,具有光线明暗的立体效果,这些都是制瓷匠师将西洋画法融入珐琅彩瓷绘技艺中的结果。故宫藏一件黄地小葫芦瓶,上部椭圆形开光内绘西洋景色,下部海棠花式开光内绘西洋妇女和婴儿。画面中人物面部明暗分明,装束华丽,背景建筑物清晰可见。整个图案从题材至画法都是西洋风格,是乾隆珐琅彩瓷受西洋画风影响的典型之作。
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17世纪初,当法国传教士次将画珐琅器贡奉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被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决定把珐琅这种新型装饰效果,移植到他爱的瓷器上。由此规定,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解运至京后,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再由宫廷画师依样画到瓷器上,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但是,在瓷质坯上用珐琅彩釉进行绘画,比起铜胎上作画难度大很多,入窑后烧造时间极难掌握。因此,经过反复实践,直到康熙末年1720年,瓷胎画珐琅才烧制成功,终了却了康熙帝长达30年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