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拍,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新世界纪录,超过估价40倍,一时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今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季拍卖会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进程,而率先突破千万大关的则是2005年香港K富比秋拍的“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在拍卖场上成交金额前十的康熙朝瓷器。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珐琅彩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瓶----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5-28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观音瓶------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08-11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7-06-26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音----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5-19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音----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6-11-18
近几年珐琅彩市场成交的价格: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7-05-13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07-20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6-12-02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价格:RMB2,450,000----日期:2017-10-28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音----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03-11
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在康熙晚期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一种新品种瓷器。珐琅又名景泰蓝,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其色调以蓝色为主,故称为景泰蓝。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唯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一度迁至圆明园)造办处烧制,是皇室御赏器,当时都由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而非工匠)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贵,艺术水平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据了解,清宫珐琅彩瓷虽然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海外市场,但其总数大概不超过50件,其高成交纪录多由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老牌拍卖公司垄断,而且大致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空间,如出现多的康熙色地珐琅彩花卉纹碗,高成交纪录(胭脂红地)760万元,低成交纪录(蓝地)427万元,大体稳定在500万元左右。
收藏界中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珐琅彩现,必见天价。”何以产生这种现象呢?从珐琅彩的起源在到其堪称完美的制作工艺都以说明其珍贵性;从清康熙时期到清雍正时期到清乾隆时期的不同特点,均说明其历史性;而与五彩瓷、粉彩之间不同的比较,则说明其独特性,而这些特性带来了珐琅彩的美誉。
高盘为我国古代陶瓷的传统造型,隋代即有烧制,以后各朝历代烧制不断。珐琅彩瓷器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康雍乾三代的盛世景象。著名古瓷专家叶佩兰女士对珐琅彩瓷器做过如下评价,“宫廷秘藏,制作不易,传世极少,难以估量其价格”。据2012年拍卖年鉴记载,一件清乾隆蓝地珐琅彩双龙莲纹碗以人民币50,236,740.00元成交。由此可见,珐琅彩瓷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正不断升高。
据悉,此件高盘藏品,黄地粉彩花鸟纹,清乾隆年制,高16.5cm,口径23cm,盘敞口,浅腹,下承以高,外撇。盘壁描绘粉彩花鸟纹,精工细制。束处凸起青彩单箍一周。部近底处绘有一周海水江崖纹。内壁口沿下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通体以黄釉为地,素雅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