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8 04:54
“龙瓷”独领风骚600年
本次上拍的“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通体青花为饰,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该件拍品据目前所知出版物,仅北京故宫博物院有相似器物,可见其珍罕程度。
新世纪后,同样一件龙纹青花瓷器,相比花卉纹青花瓷器,在海内外艺术品拍卖会上,都要贵数倍以上。进入2012年的龙年,中国古玩书画收藏拍卖预测进入观望盘整期。但是明清官窑龙纹陶瓷文化,延续至今六百多年,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收藏价值,在中国古陶瓷界是公认的,又是明清宫廷陶瓷文化藏品中具收藏投资标志性的精品。所以,收藏赏玩明清青花、釉里红官窑瓷器,投资收藏明清青花、釉里红官窑瓷器,选择其中的龙纹器物,既是又是终选,这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且具有帝王文化背景之龙纹瓷器本身所决定的。
上海古玩古玩心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无锡落下帷幕。近千件拍品拍出了7.8亿元总成交额,其中海外回流瓷器精品专场中一件“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拍出2.24亿元,创造了南方艺术品拍场瓷器拍卖的新纪录。
备受关注的“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以8000万元起拍,随后引发了藏家的激烈竞价,经过几十轮的争夺,终以2.24亿元成交。此瓶为明代宣德青花精品,宣德时期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瓷器上的龙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各时代的不同特征,而体现出不同的神态。每当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之时,龙便呈现出威武雄壮之态;每当社会黑暗国力衰落之际,龙便软弱无力,徒具其表。”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蔡毅曾如是解析龙瓷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2012壬辰龙年与往年相比,“龙瓷”因其特有的龙文化,受到众多藏家的热捧。有媒体报道称,自春节前开始,龙题材的瓷器价格比平时上涨了约两成。可以预期,在本年度,“龙瓷”市场将持续升温。
明朝早期瓷器上的龙,龙相威武端庄,强调至尊,龙形头部变大,前颚翘起,似猪嘴,身躯及四肢较为粗壮,龙须毛发浓密,是一种昂然向上的神态,彰显了明朝开国的蓬勃气象与豪阔的社会氛围。蔡毅说,这时期龙纹的爪有特色,犹如鹰爪雄健有力,大有力透纸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