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7 04:21
上海古玩古玩心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无锡落下帷幕。近千件拍品拍出了7.8亿元总成交额,其中海外回流瓷器精品专场中一件“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拍出2.24亿元,创造了南方艺术品拍场瓷器拍卖的新纪录。
备受关注的“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以8000万元起拍,随后引发了藏家的激烈竞价,经过几十轮的争夺,终以2.24亿元成交。此瓶为明代宣德青花精品,宣德时期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而到了明代中期,政治日趋混乱和黑暗,而瓷器上的龙纹,已没有明早期所具有的蓬勃向上的风貌,变得温驯且无野性,像豢养的宠物,腹部细长成条状,身体僵硬,轮形脚爪软弱无力,两只龙眼目光呆滞,有如戴上眼镜一般,龙发稀疏地向上纷飞。
本次上拍的“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通体青花为饰,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该件拍品据目前所知出版物,仅北京故宫博物院有相似器物,可见其珍罕程度。
明朝早期瓷器上的龙,龙相威武端庄,强调至尊,龙形头部变大,前颚翘起,似猪嘴,身躯及四肢较为粗壮,龙须毛发浓密,是一种昂然向上的神态,彰显了明朝开国的蓬勃气象与豪阔的社会氛围。蔡毅说,这时期龙纹的爪有特色,犹如鹰爪雄健有力,大有力透纸背之感。
拍出8344万元的清朝乾隆时期的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拍出2.24亿元的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凡收藏瓷器的藏家,对于龙纹瓷器并不陌生。龙纹是瓷器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情况下,同一个年代,同样器型,“龙瓷”要比山水、人物等其他纹饰的瓷器更值钱。
“纵观整个清代瓷器上的龙纹,它与皇帝的命运一样,气势日益虚弱。”蔡毅分析说,康熙、雍正时期的瓷器上有一些凶猛的老龙怒目而视,龙身健壮,头骨高高隆起,勇猛雄健之态令人生畏。而乾隆晚期以后的龙,状似威严,但实则毫无神韵,感觉上只有一个躯壳,已经没有了龙的精髓。
2012壬辰龙年与往年相比,“龙瓷”因其特有的龙文化,受到众多藏家的热捧。有媒体报道称,自春节前开始,龙题材的瓷器价格比平时上涨了约两成。可以预期,在本年度,“龙瓷”市场将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