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连弧铭文铜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uwang135
每天提供公司最近成交记录,权威专家在线免费鉴定!
连弧铭文铜镜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代铜镜发展成熟,《战国策·齐策》所记“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早晨,邹忌对着镜子整理衣冠,观赏自己的容颜,然后分别问妻、妾、客人:我长得美还是城北徐公美?妻、妾、客人皆回答是邹公美。邹忌又到镜子前照,观察自己的容颜,又与城北徐公比较,才发现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思之再三,邹忌认为:妻子因为爱我,妾因为怕我,客人因有求于我,故皆说我比徐公美。邹忌以观镜自美、妻妾爱己、客人奉承的故事来规劝齐威王应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其苦口良言终于使齐国富强起来。这些也仅能从古书记载中说明,铜镜至少到战国晚期已经广泛使用。
连弧铭文铜镜的收藏价值和价格行情
中国古代铜镜的兴起究其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中国古代贵族礼制社会没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因而青铜礼器衰落了,但青铜生活日用品,铜镜等得以发展起来。而另一方面,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代青铜冶铸工艺已有了高度的发展,为铜镜的成熟提供了技术基础。
进入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经济文化的繁荣,汉民族文化的初步形成,为铜镜的大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大概秦汉以后,铜镜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不但国家强大、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而且中外文化交流繁盛,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到了全盛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曾有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镜不仅是人们照面饰容的一种工具,而且成为了一种象征——是反映事物真实面目的载体;一种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从容颜的反映,到人生的观照,这种由本质至外延的扩展,正是中国古代铜镜的特性。
连弧单圈铭文镜---------------估价:RMB1,012,650---估价日期:2015-01-25
连弧纹铭文镜-----------------估价:RMB1,266,000---估价日期:2016-06-01
连弧单圈铭文镜---------------估价:RMB1,044,850---估价日期:2014-10-07
连弧纹铭文镜-----------------成交价:RMB1,213,440---成交日期:2014-07-14
连弧云雷纹镜“长相思”铭-----成交价:RMB1,748,000---成交日期:2015-06-14
连弧纹铭文镜-----------------成交价:RMB1,266,000---成交日期:2016-06-01
什么样的连弧铭文铜镜更受收藏家们的喜爱
宋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而铜镜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铜镜工艺衰落了,艺术价值不高,但实际上铜镜的使用则更为普及了,成为寻常百姓家必备的鉴容器具。明清时期玻璃镜逐渐普及,使铜镜结束了其发展历程。
铜镜命运
民国以前的铜镜收藏,可从文献中看到,上至宋徽宗、清乾隆帝,下至历代收藏家罗振玉、陈介琪、刘体智、梁上椿等人,都将其视为心爱之物,无不庆幸中华民族有青铜镜这样的艺术瑰宝。但近40年铜镜的命运,我是见证人。我接触铜镜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儿时在北京南城居住,闲暇时到琉璃厂文物商店看看,被铜镜纹饰所吸引。参加工作后,在位于府学胡同的北京市文物局“文革”文物库房,见到著名收藏家关祖章等先生旧藏的数千面铜镜,深为其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而震撼。遂与铜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傅大卣、程长新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
将“获取一手信息,提供一流服务,客户一视同仁”作为企业准则,“一种藏品,多种方案”、“一分价值,十分体现”作为服务精神,我们的艺术品经纪人团队深度了解藏品和市场,并站在客户立场上去制定专业和合理的艺术品推介方案,指导客户选择合理的的运作方式,减少客户的资源浪费和不必要支出,达到完美的结果。
公司集团买家:集团买家传承艺术与文化——精品赏析精品拍卖会藏品全国火热征集中……藏品甄选:秉承来源真实可靠,市场价值符合拍卖规则,让藏品成交变得更加可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