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期明文规定铸造铜圆的材质为以红铜96%--97.3%、白铅0.1%、锡1%以及其他配合[1],而且,大多省局铸造的当十铜圆是合乎规定的红铜圆,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铸造了含铜量仅占七成的黄铜圆。
藏品的品相精美,其审美个性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交融,而钱背却清晰标明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包浆入骨,熟旧天然,深打字口明白,流转痕迹显着,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出资价值和保藏价值。它有着前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新文物,具有深远的前史留念含义;同时仍是考古和研讨我国前史文化可贵的什物。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北洋省光绪元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北洋省造光绪宝&宣统三年------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7-10-19
光绪宝北洋省造库平一两--------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6-10-01
北洋省造光绪宝当制十纹铜------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6-01-15
1906年北洋光绪宝十文铜----价格:RMB5,320,000----日期:2017-05-28
北洋省造光绪宝&宣统三年------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6-10-23
近几年北洋省光绪元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光绪二十五年、二十九年北洋----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6-06-01
北洋省造光绪宝当制十纹铜------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04-05
北洋省造光绪宝----------------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7-03-26
光绪宝库平七钱二分北洋省------价格:RMB4,490,000----日期:2016-04-07
北洋光绪宝二十文铜币成--------价格:RMB3,690,000----日期:2016-04-16
保藏者、投资者集体的常识更丰富、视界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入改变,他们对藏品寻求更严苛,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将来价值。
四、以币背龙型图案不同为区别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所以,首先必须从币背龙图明显区别之处着手。
据市场上的光绪元宝投资者介绍,光绪元宝是大众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数量,前期国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光绪元宝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快速走高。同时,光绪元宝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光绪元宝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拍场流通的丙午、丁未金币成交价较高者已超过200万元。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马定祥收藏的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估价60万至80万元,拍至209万元。同年上海诚轩秋拍,丙午年造大清金币样币以83.6万元拍出。2007年丁未年造样币在中国嘉德春拍中拍至112万元,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银质试样币更拍至190.4万元;上海诚轩秋拍此类丁未年造样币的价格也超过百万元。
内地拍场上清代金币出现的数量相当有限,且多数为海外回流品。如2011年上海诚轩春拍,第1888号、1889号分别为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样币、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样币为台湾藏家旧藏,分别估价90万至120万元、75万至95万元,意外流标。内地收藏者很难见到这两枚珍贵金币实物,其价值、真伪及版别无从谈起,流拍结果也说明内地对这类珍稀币种认识不足,与海外市场仍有相当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