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广、影响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由于它是实物货币,介于人们对贵金属的认可,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数。“袁大头”的变现能力比较强,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钱”景一片看好。
所谓的“袁大头银元”是指在辛亥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国际金银价位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可谓涨跌不停。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民国三年袁大头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金质银----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6-02-10
民国三年袁大头金币------------价格:RMB4,330,000----日期:2017-08-03
袁大头银中华民国三年----------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2-22
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价格:RMB2,680,000----日期:2016-08-28
袁大头成----------------------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6-10-24
近几年民国三年袁大头市场成交的价格:
袁大头中华民国三年造银币------价格:RMB2,680,000----日期:2016-12-09
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7-04-01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一枚----------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6-28
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6-12-14
袁大头银中华民国三年----------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8-06
从今年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1机制币成交概况交易数量与种类更加广泛。其中,宣统三年壹元银币成为各场拍卖会成交的主力,依据品相的不同,200万至6000万元单价成交的居多。
与之相比,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机制币的整体成交数量不足钱币的五分之一。而其成交的钱币面值虽有不同,却都集中在头像、黎元洪头像两个基本种类上,并不像1911年铸造钱币那样各省督造、种类繁多。
如今儿子也打算结婚,老伴身体也不如以前,所以李师傅决定将手中的部分钱币转让,可以让老伴的安心的养病,也可以让儿子添置新房,必定过两年儿子也要结婚生子了,他们想安心的过个晚年。
由于收藏“袁大头”的门槛比较容易,因此这个领域的火爆程度一度可与邮票市场相媲美。特别是在2005年—2008年,不断上涨的纸币收藏价格显现出了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投身其中。“袁大头”也未能在本轮下跌中幸免。据山西古玩城“康园”主人老康介绍:“袁大头”2008年初市价210000元/枚,2011年高一度被炒到320000元/枚,目前已经回落到300000元/枚。
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中,袁世凯“签字版”则出类拔萃地被收藏爱好者所钟爱。一类是民国三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意大利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另一类是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大写英文L·GIORGI)。以上两类(5种)均为样品币,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市场价值非常可观。
晚清时期,因外国银元大小统一,重量适中,在使用中少了切割携带之劳而广受欢迎,由此导致白银外流,清中有识之士主张开铸银元。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廷在上海首铸银币,主币计重七钱三分为一元,并铸行一元、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五等为一套,其中的一元币比外国银币重一分,后恐引起民间私熔取利之弊,遂改铸七钱二分为一元,与外国银元的重量相同,各省竞相仿效。至民国初年,铸行银元数百种,有的铸量过亿,有的仅存样币数枚。
新中国对货币体系进行了改革,版人民币以百、千、万元为单位,第二版人民币确定以分、角、元为单位,除镍制分币为辅币外,金、银等贵金属彻底退出货币体系。晚清、民国时期铸造的银币,被国家部门收购、熔化,转成工业用材。那时,一枚26克的银元,收购价沿着一元、五元、十元、十五元的阶梯缓慢上行,与今天十元一克的银价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