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价值多少钱

名称:清代瓷器价值多少钱

供应商:广州御臻文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州天河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702

手机:18218702183

联系人:张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81280277

更新时间:2015-11-08

发布者IP:120.236.164.38

详细说明

  清朝历代大量的仿烧宋、元、明三代的瓷器,清代后朝也仿前朝的瓷器,有的时期官窑、民窑都仿烧,特别是皇帝庆寿、祝寿时常常需要制作一些宋、元、明的精制品,以表瓷制作技艺和对瓷艺传统的重视。可见仿品之多,数量大。但是,各朝都有名朝的技术、工艺特点,仿得再像,也逃不了本朝代的特点。由于制瓷的原材料及工艺的历史性改变,也成为仿制的极大困难,所以仿成真品是不可能的,各朝的仿品也有其各朝自己的特点,这才是真实的。

  以景德镇为生产中心。康熙时期,逐步将景德镇的御窑厂恢复完善,使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瓷器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古拙,风格轻巧俊秀,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

  后来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瓷器制造也开始走下坡路。从道光时起,瓷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

  花有荣枯,月有圆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后,景德镇瓷业生产就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现明显萎缩状态。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战乱很多、政局动荡、外资入侵、市场缩小,景瓷生产也受到严重推残。延续500多年的御器厂也随着清祚的倾圯而寿终正寝。民国时期,社会仍不安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日寇侵华期间,景德镇多次遭日寇飞机的轰炸,坯坊窑房大面积破坏,全镇瓷窑能烧的只有33座,处于奄奄一息境地,整个瓷业陷入低谷。一直到解放前夕仍无起色。不过,在这不景气的年代里,瓷业生产操作方面却有所进步,技术上有所革新,出现了脚踏辘轳车、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雾吹器施釉等。特别是清末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业进入一个企业化时代,而且有不少创新,还进行一系列技术革新,试行机械生产、贴花纸彩瓷,煤代柴烧造等。

  雍正时期,出产窑变釉瓷,多为小件,釉色变化多端,一般多为红色,颜色浓的犹如鸡血石,夹杂着月白、蓝色、绿色、紫色的丝条和流动的斑片。

  乾隆时期,出产窑变釉瓷,釉面红色、蓝色、月白各色交织在一起,以红釉最为突出。釉面存在较强玻璃质感,开细小纹片,存在小坑点现象。

  嘉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出产瓷器品种和数量远不及乾隆时期,到了道光时期,瓷器器形也逐渐从规整去向笨拙,瓷器整体线条生硬,并能看到棱角,没有圆润美感 。这一时期窑变釉仍然有生产,但是釉面变化不大,流传下来的御窑厂整体瓷器制作精美,胎釉精良,颜色格外绚丽,品质堪比雍正、乾隆御窑,但器形略显笨拙。

  光绪、宣统时期,出产窑变釉仍然以红釉为主,但是和前朝相比,有明显变化。原本釉面上的蓝紫色彩斑变得越来越少,红颜色的面积逐渐变多,其中一些甚至为全 红色,几乎看不到蓝紫色斑。该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由红色与黑色组成的窑变红釉,其特色是器物边角处出现黑釉,釉面拥有强烈的玻璃质感,并有开细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