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
同治通宝母币古钱币指古代钱币。钱币是商品交流的产物。中国是天下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钱币。至西周晚期除贝比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钱币,这在考古掘客中也有。
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同治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
国内同治通宝母币交易市场在那里,同治通宝母币市场行情
雕母又叫祖钱,经审核通事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我国自宋以来就接纳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镌刻成钱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钱,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细腻,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很是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清代钱币数目之多、版别之重大,远远凌驾了以前的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我们常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
同治帝,清穆宗,爱新觉罗氏,名载淳(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在位十三年(1861—1874年),患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梅毒而死),终年十九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县西北)。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同治天子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顺理成章,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天子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宗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以是同治成了皇位的正当继续人。
同治通宝母币_本公司近期估价:
清同治通宝背宝南样钱成--------估价:RMB1,980,000---估价日期:2017-02-17
清“同治通宝”背“苏”川炉----估价:RMB1,320,000---估价日期:2017-02-26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宫成------估价:RMB2,950,000---估价日期:2016-03-19
同治通宝母币_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同治通宝背八卦宫钱成--------成交价:RMB1,740,000---成交日期:2016-04-02
同治通宝母钱一件成------------成交价:RMB3,220,000---成交日期:2017-06-01
同治通宝母钱一件成------------成交价:RMB3,720,000---成交日期:2017-02-11
清同治通宝背宝南样钱成--------成交价:RMB2,890,000---成交日期:2016-02-12
同治通宝背宝苏大阔缘成--------成交价:RMB3,270,000---成交日期:2016-02-27
同治通宝母币收购鉴定公司,同治通宝母币特点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先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同治通宝”面文华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巨细、轻重七零八落,一样平常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杂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样平常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华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体局较少见。
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企业根本,秉承顾客至上的工作准则,依托雄厚的专家队伍和遍及海内外的客户资源,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各个艺术品拍卖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行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严谨、自律的作风赢得了社会大众的信赖和支持。
希望在新的机遇面前,为藏家搭建起的交易平台,将专业的服务理念贯彻下去,在港台、大陆、亚太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席位,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力求把专业、完美的服务奉献给每一位客户。
买家构成:
港澳台集团客户;集团客户;山西大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等等
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高人气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
海量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立体的宣传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