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哪里可以尽快收购正德通宝

时间:2017-08-03 15:26

  正德通宝“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清代中后期、民国时民间铸造的多。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多龙纹、龙凤纹、牡丹等。

  民间盛传正德钱有各种迷信和传说

  2017年正德通宝去哪里好卖,正德通宝图片大全

  1、保佑渡水平安。清吴文炳《泉币图说》、戴熙《古泉丛话》、清俞曲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均有记载:清康熙年,民间盛传“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

  2、钱会赢。传说博时身边有正德钱就会赢。

  3、孕妇生产时手握正德钱可保母子平安。

  4、吉祥。“人下正德钱只两个丫,真者鸡见之不啼”

  因其美好寓意,在民间大量铸造。

  正德通宝的价值根据铜质、色泽、轮廓、形制、工艺、铸造年代不同,价格各异,一般来说年份越早越珍贵。价格目前一般在一百元到三百元之间。

  正德通宝_本公司近期估价:

  “正德通宝”背龙凤图、“咸----估价:RMB2,860,000---估价日期:2017-02-09

  正德通宝背“福寿”花钱--------估价:RMB2,190,000---估价日期:2016-05-19

  正德通宝背八卦花钱------------估价:RMB2,460,000---估价日期:2016-03-14

  正德通宝_近几年成交记录:

  正德通宝背“福寿”花钱--------成交价:RMB3,480,000---成交日期:2017-01-15

  正德通宝花钱一组三枚----------成交价:RMB2,220,000---成交日期:2016-05-14

  正德通宝背八卦花钱------------成交价:RMB2,310,000---成交日期:2016-06-01

  正德通宝----------------------成交价:RMB1,220,000---成交日期:2017-06-25

  正德通宝花钱------------------成交价:RMB1,910,000---成交日期:2016-02-03

  正德通宝哪里收购权威,正德通宝评估

  明代有些年号如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等从未铸钱。嘉靖时虽有补铸历朝年号钱的命令,但仅是一纸空文,没有付诸实施。

  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其在位期间也未铸钱。明末,民间讹传正德皇帝是真龙转世,佩带正德钱渡江可免风浪之危。于是民间纷纷大量铸造“正德通宝”压胜钱,俗称“花钱”。至清代中后期、民国初年铸造得多,数量当以万计。其形制大小、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铸螭龙纹、龙凤纹、牡丹图等,表示吉庆如意。

  “正德通宝”花钱有各种各样的迷信说法,诸如:佩带此钱能镇风涛之厄;孕妇临产时手握正德钱可以保母子平安;腰佩正德钱博会赢等等。虽都属无稽之谈,却掌故颇多。因而旧时人们喜藏“正德通宝”花钱,把它作为祥瑞之物,馈赠礼品。如有的人家女儿出嫁时将此钱作为压箱之物,或过年时作为“压岁钱”赠予小孩等等。故民间亦有“家有正德钱,富贵万万年”的说法。

  有着数年对正德通宝的运作经验,对正德通宝藏品出手、交易、初步估价有着丰富经验,曾从事于北京、深圳的各大艺术品交易公司。

  从业经历渊远,从业经验丰富,为你的藏品提供终身交易服务。

  征集范围: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

  ====近新闻资讯====

  1与《投资艺术》--刘益谦,《财经》--项立平达成合作关系:

  进入2016年,有限公司,与财经频道,星空卫视栏目《投资艺术》达成战略合,合作的藏品通过栏目旗下《投资艺术专刊》宣传藏品,对藏品进行的介绍,挖掘潜在买家客户群体,合作所有藏品都会出现在《投资艺术收藏专刊》杂志上进行推荐。(近新闻拍卖有限公司资讯公告)

  《投资艺术栏目》影响力

  向全球前20强拍卖公司的客户资源推荐藏品

  藏品可受到嘉德保利苏富比等拍卖公司高层和客户关注

  藏品宣传有效快速,达成快速交易

  藏品得到老师亲自撰写说明鉴定,分析收藏价值及投资前景

  宣传,电视,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网络等

  如果您手里有正德通宝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快速交易

  (主要负责藏品销售,征集,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