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武汉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第五届票证交流大会竞卖会上,有几百张珍贵粮票亮相,其中不少拍品是市面上较少见的稀有品种,如:1952年西南区5斤大米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250斤粮票、民国36年第三办事处战地14斤兑米券等等。拍品中价值高的是1950年西南区马料票10斤、200斤、500斤票样三枚,现市场价超过万元,此次竞卖会起拍价就高达95万元。
国家粮食部恢复后,于1981年发行了第七套粮票,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供给粮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购粮票”,全套16枚,其票面设计和面额与1967年版基本相同,只是票面花纹有细微不同,并取消了马料票。该票与1967年版票混用,一直到1997年被新版粮票代替。
民国·浙东粮票一组八枚--------价格:RMB2,450,000----日期:2016-11-03
台湾各种代价券、粮票一组七----价格:RMB4,820,000----日期:2016-05-09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5,910,000----日期:2016-12-02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5,120,000----日期:2017-04-04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7-01-01
近几年军用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七十至八十年代供给粮票----价格:RMB4,390,000----日期:2017-02-20
七十至八十年代供给粮票----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6-11-10
建国初期粮票一组九枚----------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6-10-17
1948年东北粮食总局前方----价格:RMB1,740,000----日期:2016-12-04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9-18
几年前,尹大先在对他的粮票进行分类时,并没有按照地域、年代等习惯方式进行分类,而是将印有人物图案的粮票进行了分类。
“印有人物图案的粮票比普通粮票要珍贵很多,尤其是文革期间的人物粮票,其价值要高出普通粮票100倍以上。”尹大先说,他这次共计带来了7框、16片,1100多个种类的粮票,其中包括不少精品级的粮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全社会的粮食供给也逐渐放开,由严格的计划供应逐步变为市场供应,粮票也随之逐步退出流通。国家对的粮食供给也作了调整,取消了价购粮及粗粮的供应,其他仍按计划凭票凭证供应。
1997年,国内贸易部发行了我国第八套粮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粮票”,全套8枚,分面粉、大米两种票面,面额各为4种,即:500千克、250千克、50千克、25千克。在票面设计上,大米票主图为,票面为棕色。
粮票属于“断代”收藏品,现早已停止发行和流通。居民手里的粮票大多在长期使用中被损耗了,而绝大部分的库存粮票又被各级粮食部门所销毁,因此目前粮票的存世量并不多。粮票收藏在国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的“集粮”大军发展十分迅猛。
为纪念新中国粮票发行60周年,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会与乐山市市中区收藏家协会于日前联合举办了“粮票收藏主题活动日”,来自成都、泸州、宜宾、眉山以及乐山市内多个区市县的粮友及收藏爱好者100多人欢聚一堂,共话粮票收藏。
在时期和时期,我军曾发行过非常时期的借谷票、米票、粮券等。解放战争,在全国许多战场,由野战各自发行使用的粮票证券可算是我军早期的粮、料票。
建国后,1951年由人民财政部印制“支粮证”,即行军粮票,是建国后早的粮票。此后,从1957年至2000年,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局先后9次印刷、发行过不同版面的军粮票。其中,1957年和1958年,粮食部正式印制发行“粮定额支票”,品种有面粉、大米、粗粮、马料四种,面额分别为50斤、100斤、1000斤、5000斤,票面有编号,是领粮、领料的凭证。为了方便领薪金的军官和在编职工购粮,1960年又印制了“价购粮票”。现行的粮票,是2000年由财政部监制、国家粮食局印制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