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银元
由钱票背文之告示日期及“新铸之本省银元…增购机器添铸小银元亦加铸本省字样”等句,可确定系于该年初所制,而非在光绪廿一年湖南银元局开铸初期所造的。至少在其告谕日期前,已铸成加本省字样的壹元。其加上本省字样原意是必须使用此湖北省造的银元纳税,目的是推广湖北银元以间接抵制外地与外洋所造银元,并抑制银钱的兑价,而非只能在湖南省使用。再根据《张之洞全集》卷内之《推广行用银元及银元票示》:“外府各属州县…必缘距省遥远,商民人等来省兑取不易,致未通行。”等记载,显然只有邻近省城的州县才见使用。
本公司近几年对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戊戌1898年湖南省造--------估价:1,020,000----日期:2017-09-18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宝七----估价:1,100,000----日期:2018-04-06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宝------估价:1,770,000----日期:2018-01-14
湖南省造光绪宝当十黄铜--------估价:2,980,000----日期:2018-02-06
1898年戊戌湖南省造光绪----估价:1,860,000----日期:2018-01-26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出手,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6月21日,湖南巡抚陈宝箴向清廷奏请铸造银元,获准后从英国定购了银币铸造设备。『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的铸造时间大约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铸额小传世稀罕而不为广大历史钱币收藏者和研究者所熟悉。本人认为,其铸造银币的钢模可能由当时银币铸造和「钢模制作」技朮较为成熟『湖北银元局』代为制作。
更让清廷气愤的是,这些外国银元的实际流通价值通常高于其所含有的白银的价值。“简单来说,当时中国一两纹银的含银量大约在九钱三分五厘以上,而外国银元的含银量却只有7钱多,有的甚至只有6钱。这样的不等价交换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甚至有外国商人专门在中国购买白银铸成银元再卖回中国,以谋取暴利。”江苏收藏家协会的钱币研究爱好者郑涛表示。
近几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宝一----估价:1,970,000----日期:2018-04-21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宝------估价:1,230,000----日期:2018-02-05
湖南省造光绪宝当十黄铜--------估价:1,720,000----日期:2018-04-11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宝------估价:2,490,000----日期:2018-02-16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图片欣赏,另据1896年10月2日英文报纸《华洋通闻》(TheCelestialEmpire)报导:“虽然总督坚持每银元兑换制钱一千文,但此时市价银元只合制钱八百五十文,故无人收受,而充当军饷发放的银元也很快回笼…”云云。由此亦可佐证当时制钱缺乏,商民不愿以一千文高价向银元局购用本省银元纳税,告谕形同具文。本省银元在窒碍难行的状态下很快便退出流通并被销毁重铸,留存至今者寥寥无几。银元加铸本省字样的应有五种,目前仅见壹元、二角及一角三种。
提起中国古代的钱财,我们想起来的一般都是“银两”。在很长的时间里,银锭和碎银都是中国社会用来流通的主要形式。但银两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它是由液体浇铸的,交易的时候不仅需要称重还得验成色,很是不便。
这种不便,以前并不为人所察觉。但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外国银元的大量涌入,这种不便就被对比出来了。
西汉时期,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些外来的的影响下当时的达官贵人也仿效铸造一些金丝钱。在个区也称为参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