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国内哪里古代马鞍拍卖的好

时间:2018-04-18 07:50

  在古代,蒙古族人骑马放牧、、传递函件、传送军令、迁徙移牧、千里征战……都离不开马,马与他们结下了世世代代的不解之缘。但并非只有蒙古族人才喜欢马,当过马倌儿、退休于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的满族人吕彬也喜欢,“我太喜欢骑马了!草原上的生活让我终身难忘。虽然当时我进了工作,但是那段生活早已给我烙下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印记,无法释怀。既然不能经常骑马,那就做马鞍子吧!”

  1952年,吕彬生于海拉尔。1969年,他当知青下乡到原额尔古纳右旗的三河马场,当同去的知青们面对高头大马不知所措时,吕彬早已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保利嘉德瀚海国际拍卖代理征集近几年对古代马鞍市场分析估价:

  吴冠中海之夜版画--------------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7-04-09

  黄胄擎苍图镜片纸----------价格:RMB2,480,000----日期:2018-01-14

  铜鎏金龙凤纹马鞍--------------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7-07-19

  揭钵图宣和御府藏本手卷--------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7-10-04

  接下来5年的时间里让他彻底地成为一个马倌儿。他悟性高,能吃苦,凡是与马有关的事,从传统的放牧和科技化的管理,从训练生个子马到给马做驱虫、修蹄、打马烙印,白天抓着马尾巴过河,夜晚和衣而卧看护马群,他都经历过。一晃5年过去了,吕彬结束了马倌生活,他回到了城里工作,自此与马群的接触也越来越少,但在吕彬的心中,这魂牵梦绕的草原久久不能忘怀,这也是他开始关注马鞍文化的契机,亲手制作马鞍成了延伸他草原情怀的好方式。

  早期的时候,心灵手巧的吕彬在业余时间会做一些小型马鞍子赠送给亲朋好友,以缓解他的草原情结,随着手艺的不断提高,追求完美的吕彬不断的自学传统马鞍制作技艺,他师从外蒙古知名马鞍艺人,系统的学习了木活、皮活、铁活、漆活,并将其融会贯通。吕彬还喜欢逛古玩商店,对马鞍工艺品极为喜欢,在他的工作室也收藏着亲手复原的辽代铁鎏金马鞍和凤鸟纹路马鞍,他还时常修补一些古代马鞍和马镫,为他的创作提供灵感。

  近几年古代马鞍市场行情价格:

  吴冠中海之夜版画--------------价格:RMB3,510,000----日期:2018-02-03

  佚名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价格:RMB4,260,000----日期:2018-01-12

  官造紫檀三镶玉如意一----------价格:RMB4,620,000----日期:2017-08-02

  铜鎏金龙凤纹马鞍--------------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8-02-06

  草原上流传一种说法,叫做“女人要有一副好头饰,男人要有一副好马鞍”。过去,马作为蒙古族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把马鞍看得非常重要。为了做一副称心如意的马鞍,蒙古族人甚至要准备好多年。即使是牧民使用的普通马鞍,好一些的也能抵上几头带犊乳牛、带驹骒马的价格。一副好马鞍则能供好几代人使用,也有着良好的收藏价值。

  吕彬的马鞍子做工极为细致,他制作的各种规格的马鞍已经成为呼伦贝尔一些部门对外交往使用的礼品送到国内外,还有一些复原古物的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曾在呼伦贝尔旅游产品创意大奖上荣获名的好成绩。2011年,在香港会展中心展出了50多个他亲手制作的巴尔虎和布里亚特马鞍,这为推广马鞍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他的工作室,记者有幸见到了几件他近年来亲手修复和制作的得意之作:外蒙古元宝鞍,这种类型的马鞍流行于外蒙古西部,两头尖,方形,鎏铜后前后鞍桥剔錾花,在呼伦贝尔地区极为少见。巴尔虎高头哈拉罕马鞍,鞍前的正面呈现美丽的白菜花纹,就如同中间切开的白菜所呈现的花纹,这种花型的木料极其稀少,其概率百中有一,十分珍贵。制作工艺缘于清朝的大官座马鞍,马鞍宽大,清朝的官员对此马鞍的舒适度极为推崇,故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