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瓷器发展至清代,由于康、雍、乾三朝的“盛世”,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的重视,使得瓷器的发展有着非常卓越的成就。皇帝凭借自己的爱好,使得清初瓷器制作技术高超,并有创新的举措。珐琅彩瓷就是清代瓷器烧造的一个重要成就。
==================================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制作精良,色彩鲜艳明亮,题材吉祥安泰。常见的器型有胆瓶,玉壶春瓶,葫芦瓶,双连瓶,盘口瓶,灯笼瓶,此外还有盘、碗、杯,盒等。一般勾用几十种深浅不同的颜色绘出纹样,加上墨书题漆,朱文钤印。乾隆珐琅彩色大多数在白地上绘画,但也有在色地上绘饰纹样的,和康熙色彩地珐琅彩不同的是,康熙时的纹饰大花大叶,比较粗放单调,而乾隆时的纹饰非常精细,和粉彩一样,多在地上轧道开光或在器里器地施绿彩,纹饰规整雅致。除了山水,花鸟草虫,缠枝花卉外,还出现了绘画西洋人物,田园风光,动物纹饰的。
==================================
清乾隆珐琅彩瓷器近期拍卖价格: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 咨询价 15,132.00万 2006-11-28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祥云 6,000.00-8,000.00万 14,066.00万 2010-10-07
清乾隆 珐琅彩人物纹胆瓶 9,800.00-9,800.00万 13,800.00万 2013-10-27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古 咨询价 11,548.00万 2005-10-23
==================================
转心瓶是通过子母榫铆结构把内外瓶结合在一起,且内瓶可以转动的观赏用瓶。乾隆时除生产有转达心瓶外,还生产有转体瓶,二者的差别是转达心瓶以内瓶转动为特征,而转体瓶则以套在外面的瓶转动为特点。一般情况下外瓶或套瓶多有镂孔,内瓶则绘有各种内容的开光图案,在转动时可以透过镂孔看到内瓶上的内容。有的在以套瓶与外瓶壁上绘制可以搭配成组的分体图案,也有书干支字相配记月日者。由于内外瓶分体,所以在烧造时采用分体单烧的办法,内外瓶相接合的地方和榫铆处为素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