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蓝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宜德一朝。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划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哟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
近年 霁蓝釉瓷器拍卖成交价格
清雍正 霁蓝釉橄榄瓶 250-350万 万 1634万 2015-04-08
清雍正 霁蓝釉撇口观音瓶 500-700万 万 1251万 2014-10-05
清雍正 霁蓝釉长颈弦纹盘 380-450万 万 892万 2013-10-08
清雍正 霁蓝釉菊瓣形花 150-200万 万 504.8万 2010-05-02
清乾隆 霁蓝釉大天球瓶 120-150万 万 448万 2010-12-04
清雍正 霁蓝釉天球瓶 180-260万 万 408.25万 2011-05-23
中国古代瓷器近年多有亿元拍品诞生,尤其是明清瓷,历来是古玩市场的绝对主流,无论是拍场还是收藏市场。近年,中低端瓷器拍品市场规模日渐扩大,但增长率却处于下滑态势,价位重心下移,均价同样在下跌,市场回暖仍需时间。2013年度瓷器市场并不缺乏高价拍品,但它的成交并未改善整体瓷器市场的下滑趋势,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不完全统计,2013年成交在500万元以下的拍品数量占瓷器总成交量的99.29%,成交额占62.84%,较2012年分别上涨44.54%、2.42%,市场份额扩大6.58%,达62.84%。均价则为155.77万元,处于近十年的最低值。由中低端(500万元以内)瓷器市场更直观的看出2012年—2013年瓷器市场整体是很受欢迎的。
香港2013苏富比秋拍于10月8日落幕,总成交额达到了41.9亿港元,大幅超越此前估计的28.8亿港元,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历来最高的总成交纪录。这一结果给2012年以来低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注入了强心剂。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是否回暖还有待观察,“只能说市场开始弱复苏”。
祭红釉最新拍卖成交价格
清 雍正 祭红釉梅瓶 200-300万 506万 2015/6/1
清 雍正 祭红釉梅瓶 200-300万 362万 2015/6/1
清雍正 祭红釉玉壶春瓶 180-250万 207万 2014/6/29
清雍正 祭红釉花盆连托 150-180万 201.25万 2012/6/4
清雍正 祭红釉水盂 30-50万 161万 2014/10/7
清乾隆 祭红釉胆瓶 120-150万 145.6万 2009/11/20
清乾隆 祭红釉玉壶春瓶 100-160万 132.25万 20144/27
清乾隆 祭红釉胆瓶 110-120万 126.5万 2013/11/17
清 雍正祭红釉玉壶春瓶 50-60万 120.75万 2012/12/24
清乾隆 祭红釉梅瓶 68-75万 96.32万 2010/11/22
清乾隆 祭红釉玉壶春 75-85万 94.3万 2012/1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牌经理人:洪友哲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