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22 11:44
历史上,我国的红釉器最早出现在宋代著名的钧窑窑变瓷器上。但由于当时的烧制技术所限,红的呈色不够稳定,器物都是红中泛紫或泛青,尚不能烧出纯正的红色;到了元代,聪明的窑工经过反复的摸索、实验,创烧出著名的釉里红瓷器,并开始试烧单色鲜红器。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青花釉里红瓷器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极为名贵。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青花釉里红瓷器起源于元代。清康熙青花釉里红瓷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装饰题材广泛,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此件青花釉里红凤纹蒜头瓶高23.4CM,口径4cm,瓶身结构为多层次佛塔状,造型端庄肃穆,庄重大气。多层绘画,实心蕉叶,如意云纹,回纹,缠枝纹,凤穿缠枝花卉纹,变形莲辨纹;瓶内没施釉,外施釉厚,瓷胎敦厚,质地粗松。青花发色纯正而艳丽,红色散而有的变灰,画工粗,具有明显的元代釉里红瓷特征。釉里红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为“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
釉里红瓷因其对窑室中的高温还原气氛要求十分严格,所以烧成难度大,成品率较低,传世品稀少。收藏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