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6 10:07
错版币
不宜收藏
编辑
近年来,随着集币热的不断兴起,一些所谓的收藏价值极高的“错版钱币”吸引了不少初涉集币领域的新手,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一枚“错版钱币”的叫价动辄数千元或上万元,“错版钱币”真有那么高的收藏价值吗?
其实,在我国,人民币所谓的“错版”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印钞厂印制钞票时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币使用的钢模等,都是一个整体,在印制过程中,绝对不可能出现局部图案或文字倒置的问题。因此,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错版”现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所谓“错版”币,有变色、 漏印、倒印、 水印倒置等,绝大多数都是不法分子人为采用化学褪色、挖补、改刻等手段错版币出来的,集币爱好者购买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因为这样的“错版钱币”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目前常见的错版币“错版”币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将纸币中心的“壹佰”“伍拾”大写改成倒置;二是将“100”“50”小写改成倒置;三是将“中国人民银行”改成倒置;四是将纸币中的水印暗像改成倒置。此外,还有的将纸币上的编号改成含有“88888”的“靓号”。
人民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它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印刷、裁剪等多道工序,有时也会出现残次品,但人民币在出厂前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验,残次品坚决不出厂,由于人民币印量巨大,有时难免会有极个别残次品流出来,但它不属于错版币。这种残次品和邮票的错版不同,邮票在设计或制版中出错,发行后发现错误会及时收回,少量流入社会的则成为珍邮,如“全国山河一片红”、“蔡伦公元前”等邮票。但残次人民币不是错版币,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升值潜力,当然,集币爱好者若有幸觅到这类与一般人民币略有区别的残次币,作为趣味币专题收藏倒也未尝不可。
错版钱币概念
货币因质量缺陷导致的“残次品”只能属于残次币而不属于错版币。
古代错版钱币
错版钱币即为在我国古代制造钱币的 模具上出现了错误,导致制成的钱币也出现了错误。
继日前 西安惊现“错版币”后,广州发现了大量“错版币”。邢先生拥有5张“错版币”,面额分别为100元、50元、10元、2元、1元,几乎囊括了第四套人民币纸币,但经专家鉴定,这些都是次品币,并没有收藏价值。有专家曾多次表示,错版人民币不会有太大的升值空间,但是清楚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是有部分人上了骗子 双簧的当:先是一个人拿着错版的人民币询问兑换地点,然后就有人上来说“错版币很有升值价值,收藏肯定赚钱”然后要求高价 收购这张错版币,于是,受害者就相信了他们说的话,因此,受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