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22 17:14
《中外通宝》背景分析
LAWRENCE’S INTERNATIONAL AUCTONS INC.(劳伦斯国际拍卖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成立已有90年历史,“劳伦斯”品牌从早期的金融利益逐渐转型涉足艺术品领域,画廊、拍卖、奢侈品经营、展览等领域,并由品牌家族共同使用权人分享劳伦斯品牌带来的顶级知名度和财富收益盛宴。
美国劳伦斯国际拍卖行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中外通宝"银币也一样,在细过各种资料的查询后现将我本人的发现叙述如下:
要分清楚"中外通宝"真假,就要弄明白它当时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而这一切无不与香港造币厂有关,先补充资料如下:香港造币厂:1864年,立法局决定创办香港造币厂。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建设,造币厂于1866年5月7日落成启用。该厂建于铜锣湾海旁,修建厂房及购置设备共耗资40万元。该厂是英国皇家造币厂在香港设立的分厂。目的是为了统一香港的货币。1866年10月20日,英国财政部制订规章,核准香港造币厂铸造银元和五角银元,这是香港辅币发行的开始。但造币厂寿命不长,由于入不敷出,耗费甚巨,累积亏损达34万元。于1868年6月宣布停办。厂房卖给怡和洋行,机器卖给日本。
注意:香港造币厂从1866年5月7日落成启用到1868年6月宣布停办期间共计两年时间。而其成立到停办的原因呢?再补充资料:
早期中国没有自己的银元,因此外来通货充斥,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大收入。十九世纪中期起墨西哥银元虽逐渐取代本洋,但尚未完全站稳脚步,觊觎此市场大饼的英国自然也想趁势分杯羹。而香港在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开埠以来并没有专用货币,一直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货币。1859年港督罗便臣上任后,为推广香港贸易及取代来源不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货币。经核准即制定条例,向英国购置机器于1866年5月7日正式开张。香港造币厂在规划之初,原本是想以该厂制造的银元占地利之便来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情势:民众倾向使用熟悉的货币。中国百姓的保守特性,对新制的香港银元并未立即接受,这座耗资四十五万元的造币厂开始营运后又逢景气低迷,月收入只有一万元。当新任港督麦当奴了解到这座造币厂的规模远超出其自身需求时,就想要把产品卖到中国,并企图垄断市场以谋取最大利益。
1867年香港造币厂刻模试制了一套样币,为要更易被中国政府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国帝王的龙形图案。同时以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可能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将成色定含银982;其重量则为566格令(合36.67克),系与漕平一两相同。在考虑平衡对等原则下,背面是英国皇室及嘉德勋章图案(Royal Arms and Garter)。样币送了一组到北京但未被认可,此套样币泉界习称“上海壹两”(此银元也分为大小两种)。“关平壹两”系列银币是“上海壹两”样币推动失败后,英国驻北京公使馆汉务参赞威妥玛(T.F.Wade)认为采用上海平法徒然划地自限,应采用海关平为宜;此建议送交港府,而币模由英国皇家造币厂在1867年底至1868年初之间制成“中外通宝.关平银壹两”五枚一套的样币送香港(此系列有壹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合计五枚一套),但因香港造币厂以清廷对机器制造之任何形状银币的提案都没有兴趣而决定关闭,最后整厂卖给了日本,成立大阪造币局。
“上海壹两”及“关平壹两”正是香港造币厂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为也谋得自身存续及利益最大化而努力所试制的样币,其名称的由来更是突现了当时的文化差异,更加合理的解释了其演变的合理性。而英国皇家造币厂博物馆藏有“上海壹两”样币一枚及“关平壹两”的全套样币五枚、币模及设计图这也是不争的实事
LAWRENCE’S INTERNATIONAL AUCTONS INC.(劳伦斯国际拍卖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成立已有90年历史,“劳伦斯”品牌从早期的金融利益逐渐转型涉足艺术品领域,画廊、拍卖、奢侈品经营、展览等领域,并由品牌家族共同使用权人分享劳伦斯品牌带来的顶级知名度和财富收益盛宴。
美国劳伦斯国际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