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2018古玩在哪交易

时间:2018-03-17 11:41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别费劲了,封面上那几个字是认不出来的,那是西夏文。这个东西是一部佛教书籍,叫《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照样是禁止出国的文物。在西夏从1038年立国,到1227年灭国,而这本书是用活字印刷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全本。现在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西汉直裾素纱禅衣

  那东西叫直裾素纱褝衣,念dān。注意不叫“禅衣”。《说文》:“褝,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褝衣,言无里也。”常误写为禅衣,实无道理。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件素纱襌衣中,襌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

  这件衣服总重49克。前面有人说现在无法仿制,其实可以。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了一件49.5克的。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48克的褝衣,1983年被盗。这件49克的虽被追回,但也有所损伤。如今湖南博物馆内所展示的为高仿样品。

  新莽时期的青铜卡尺

  此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一环形拉手,便于系绳或抓握。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工件。用此量具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惜因年代久远,其固定尺和活动尺上的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已锈蚀难以辨认。

  成化斗彩三色杯

  三秋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从杯子内壁可看透外壁花纹。胎体上描绘了两只在山石花草中翩跹飞舞的蝴蝶,其中一只蝴蝶的翅膀上所施的紫色彩釉色浓而无光,是明代成化斗彩的固有特征,也是后世仿品无法仿效之处。 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对儿 由于三秋杯胎体太薄,就连拿捏时都要小心翼翼:手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否则杯体就有可能由于冷热微小的变化而炸裂 。。。

  西汉长信宫灯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窦绾的长信宫灯不输无烟雁鱼铜,烟从中空的手臂传到身体里,非常环保,灯罩可以左右转动,调节光线角度。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属青铜剑,制作精美。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出口后寒光闪闪,依然锋利无比,发丝放上去直接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