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4 10:52
清代光绪年间发行流通银锭,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重量不等,因此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银锭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直至清朝,开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此件银锭底部有“光绪元宝”四字,上面有“晋泰银号”四字;属光绪年间清山西晋泰银号熔铸发行,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锭制度。
鸦片战争后,外国洋银(银元)大量流入和自铸银元流行,并没有根本改变或取代银锭制度的地位。混杂的货币制度,在对外贸易的金融调度上和在与英镑比价的变化上,都符合外国资本的需要。1934年宣布废两改元后,银锭不再使用。此件银锭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罕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