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匀作宝彝的收藏价值

时间:2018-03-13 10:43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簋字,从竹,从皿,从皀,古文“朹”:《广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正韵》:“古委切,音晷。”《疏》:“祭宗庙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质,器用陶瓠之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言道其德行,曰食土簋。”《孝经》郑注:“旧图云内方外圜曰簋,外方内圜曰簠。”

  此件簋,侈口束颈,腹部微鼓,圈足沿下折,形成较高的边圈,腹侧有兽耳半环耳,下有钩状小垂珥。颈饰圆涡纹间饰夔龙纹,腹部饰斜方格交错乳丁纹,圈足一周饰蟠虺纹,无地纹。器外底铸铭文“匀乍(作)宝彝”。匀字,可能为族氏名,即家族之名号,用以表明作器者之属。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匀乃作器者名。而由于商周时期家族长的个人名号往往被用作家族名号,所以此种形式的铭文虽可能仅是作器者的个人名号,但也可能是一个家族的名号。故而我们可以把它初步认识为未经识别的族氏名。

  此件青铜簋为宋代出土,吴待秋旧藏。曾经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鉴定为国家级文物,马承源长期从事青铜器和古文字、楚简研究,编著出版有《中国青铜器研究》、《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青铜礼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主编国家规划项目《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器卷)、《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全集》等书,对青铜器研究十分深入,具有权威性。后来,这件匀簋又被无锡藏家王志源收藏,在文革时被无锡博物馆抄走,并曾著录,后来退还藏家手中。可谓来源有序。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拍卖,市场招商 ) 免费鉴定,免费寄售,免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