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7 04:09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质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自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现在有橡皮砚。
经由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镌刻,绘画于一身的细腻工艺品,成为文人书生珍藏的工具。
一方清末文人用的砚台。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2.3厘米。砚作长方形,规整精练,光素无雕饰,有原配红木砚盒。砚面呈古瓶状,瓶身作砚堂,瓶口至肩部为墨池,内含墨锈,砚缘平直圆浑,反面平展。砚为湖南明山石,石质细润,颜色深紫透红,砚身缠绕一圈浅绿色石带,人称“紫袍玉带”,十分悦目。
本公司近几年对黎溪石砚台市场分析估价:
启功1984年作行书题贺------价格:2,290,000----日期:2018-03-20
张玉书行书砥石山绿石砚纪------价格:1,250,000----日期:2017-02-11
金箔双乳风字大砚------------价格:2,600,000----日期:2018-04-08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盏托----------价格:2,630,000----日期:2017-10-15
清康熙白玉雕赑屃砚台----------价格:1,440,000----日期:2017-10-01
黎溪石砚台好坏分辨,据统计,2014年,我国内地拍卖公司共举行9场砚台拍卖专场,在其他“文房古墨”等综合门类专场中,古砚的上拍数目也占有了相当的比重。总体来看,从2007年至今,砚台的拍卖专场、上拍数目以及拍卖价格均处于上升趋势。
拍品说明:
端溪籽岩为材,扁平长方形。色泽深沉,石质细腻。正面摹刻字画大师吴昌硕人物画,画面为一高士,手捧花瓶,上插梅枝,神情专注,气质雅致。一侧题“奇峰插云,竹雪嶙峋,一枝花放天下春”,落款为“石友属昌硕铭”。上款为“愿华长好月长圆人长寿”,落款为“石友先生藏砚摘宋人词宠之蜕书古泥刻”,左下尚有“沈氏藏”鉴藏印。
黎溪石砚台展览,7月17日的“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炼展”让一部分人看得津津有味,也让另一部分充满疑惑:黑乎乎的一块石头,有什么悦目的?简直,砚台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涯,砚台珍藏也是一个很是偏的珍藏冷门,但近年来,小小砚台却一再拍出百万甚至万万元高价,以砚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蕴藏的文化、艺术内在来说,它的价值现在仍远远被低估。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与笔、墨、纸并列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由于其质地结实,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黄海涛先容,砚台由古时研磨器生长而来,古代岩壁画和彩陶画等遗迹或遗存物上的颜料,都来自研磨器的加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泛起了镌刻,有石盖,下带。魏晋至隋泛起了圆形瓷砚,由三而多。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支持。唐、宋时,砚台的造型越发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