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为迄今我国钱币在世界拍卖会上价格的银元。此币于光绪二十九年奉天省(今辽宁)造币厂铸造,直径4.05毫米。正面上方为“奉天省造”,中间为“光绪元宝”,背面为蟠龙图案,四周环绕英文“奉天省·库平一两”。其试铸后未发行,十分稀罕。前两年,笔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条街上见过一枚,卖家报价为25万元,遗憾的是笔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画家抢购。说实话,25万元并不算贵,1991年6月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超级展览馆世界钱币拍卖会上,其起拍价为3.5万美元,场上你争我夺,终以18.7万美元被台湾钱币收藏家张秀清收入囊中。
光绪元宝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光绪户部造币厂行干支纪年“癸卯”的“光绪元宝”币值“钱十纹”,因其铸额和存世量极稀,为迄今我国钱币价值较高的银元。近江苏的钱先生观看鉴宝栏目的时候得知光绪元宝为钱币之王现在市场价很高想起来家里的一枚浙江省造的光绪元宝不知道是不是真币通过网络他联系上了上海一家古董征集工作人员请专家老师为他的藏品把把关当鉴宝专家鲍老师把这枚钱币接到手的那刻他发现这枚钱币不是一般的光绪元宝,是罕见的浙江省造光绪元宝當十古币,珠圈外上为“浙江省造”字,下为“當十”二字,左右为满文;背面中心为满清蟠龙图。铜圆材质黄铜,色泽呈色,直径2.9厘米厚0.11厘米,币面清秀硬朗,铭文字体雕刻清晰。此钱币铜质精良,形制规整,品相极佳,实物存世甚少。
本公司近几年对光绪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价格:1,820,000----日期:2017-12-20
光绪宝吉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价格:2,820,000----日期:2018-04-01
奉天省造光绪宝----------------价格:2,160,000----日期:2018-01-28
奉天省造光绪宝----------------价格:2,780,000----日期:2018-04-01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价格:1,650,000----日期:2017-05-19
光绪元宝特点,光绪二十二年,清根据盛京(今沈阳市)将军依克唐阿的奏请,批准设立并筹建奉天机器局以铸造机制银币,并从德国进口锅炉和以蒸为动力的整套铸币机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奉天机器局成立。光绪二十九年,因市面上资金紧缺,周转困难,奉天省决定铸造以“两”为单位的“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和“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两种银币。“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银币俗称“奉天一两”,当年只铸了极少的样币,没公开流通于世,以至于现在成了举世罕见的大珍品;“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铸造后流入了市场,并一时缓解了当时市面上资金紧缺的局面。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穆宗去世,慈禧太后迎立自己的胞妹(醇亲王福晋)的儿子入继为帝,改元光绪,先后铸行过“光绪元宝”和“光绪重宝”,“光绪通宝”,通宝制钱铸于公元1875-1908年之间,钱重从开始的一钱逐步减至八分,减至六分,该钱书法为楷书,此外宝福局也铸过篆文钱,光绪通宝钱背文为满文记局名,也有星月纹,字有宝河、宝真、宝津、宝云、宝黔等,还有铭“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见“千字文”中一字,为宇、宙、日、月、往来等字)。另外在戊子年(公元1888年)出过一种背穿左为“戊子”右为“河”字的戊子钱
近几年光绪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光绪宝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双----价格:2,160,000----日期:2018-01-11
光绪宝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价格:1,620,000----日期:2018-03-23
奉天省造光绪宝----------------价格:2,270,000----日期:2018-03-28
光绪宝吉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价格:1,370,000----日期:2017-11-22
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宝------价格:1,380,000----日期:2018-03-22
光绪元宝价值,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奉天市面流通紧缺,奉天将奉天造币厂改名奉天银元总局,开铸银、铜元。此际铸造的银元不再是元、角、分,而是以库平两、钱、分、厘为纪重单位。该币正面上镌“奉天省造”、中间镌“光绪元宝”、左右镌“癸卯”、下面镌“库平银一两”,正中为满文。该币反面内圈镌龙图,外圈镌英文。纪重36.7克。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陕西巡抚魏光涛奏请在西安设制钱局,自行铸造陕西省银元,并委托英国伯明翰.希顿造币厂代制钢模,定购了该厂的机器设备。该厂把钢模移交中国之前,试铸库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六厘等四种银币样币。这套样币做工精良,十分珍贵。是年正逢清廷下令裁撤各省造币厂,故改币未及开铸即已夭折矣。此枚银币品相极好,具有极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光绪年间闽省所需银元均由粤省供应,维因路途遥远,往返费时,运汇多费,劳民伤财。闽督准商人孙利用集股购机,就在闽地试铸。未几奉户部令,不准商人附搭股本或自行铸造。后拟委派闽籍浙江候补知县孙葆办理,由善后局、盐道筹款续铸。后因局库支绌,无款拨给而作罢。乃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具奏续由官督绅办,是一时权宜之计,窒碍甚多,必须改为官办,以符政体。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委藩司张曾、盐法道杨古玩督办局务,办理接受机器厂房、物料等事宜。其鼓铸费用均由该司、道设法筹款。铸成后发商行用。闽省自接办后改为“福建银元局”。往后所铸银元,其币上端均书“福建官局造”,与他省截然不同。闽省习用银角,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及三分六厘流通极广,其主币七钱二分铸额不多,留存至今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