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宝,是中国唐以后钱币的一种名称,因铸文中有“通宝”字样而得名。在钱币上铸“通宝”字样,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而铸的“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重二铢四垒,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钱币也真正开始成为符号,不再以自身价值来交换了。
从商代开始,人们为了方便和满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始用贝壳来进行商品交换。因为海贝产于海洋、来之不易。贝壳小巧玲珑、色泽光洁,是古人喜爱的装饰品。它坚固耐磨、便于携带、体小价高,所以,被人们当作使用。这也是很多同价值有关的文字,如财、货、贫、贱、买、卖等,多从“贝”的来历。贝的计算单位为朋,五个贝穿成一串、两串为一朋,即十贝。
本公司近几年对共屯赤金市场分析估价:
战国“共屯赤金”圜钱----------价格:1,320,000----日期:2017-02-24
共屯赤金圜钱一枚--------------价格:1,010,000----日期:2017-04-13
战国时期“共屯赤金”圜钱一----价格:2,820,000----日期:2018-03-18
战国共屯赤金铜钱--------------价格:1,990,000----日期:2017-11-17
战国“共屯赤金”圜钱----------价格:1,230,000----日期:2017-03-10
共屯赤金好坏分辨,中国古代钱币还经常以皇帝年号来命名,亦称“年号钱”。由五胡十六国的成汉国率先铸造。338年,李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为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年号汉兴。开始铸“汉兴钱”。不久,南朝宋于孝建年间(454年)铸“孝建五铢”,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太和五铢”。年号钱成为定制自宋代开始。宋代年号更改频繁,铸的年号钱也特别多。元以后,历代所铸的钱,基本上都是以年号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清代的“乾隆通宝”等。
以后历代都沿用通宝,并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后梁的“开平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辽的“重熙通宝”、金的“大定通宝”、元的“古玩通宝”、明的“洪武通宝”。而辛亥后广东、福建等地的“民国通宝”则是我国晚的通宝钱币。
近几年共屯赤金市场行情价格:
共屯赤金圜钱一枚--------------价格:2,260,000----日期:2018-03-25
共屯赤金圜钱一枚--------------价格:1,550,000----日期:2017-05-17
战国“共屯赤金”圜钱----------价格:1,630,000----日期:2018-03-20
战国“共屯赤金”圜钱----------价格:1,490,000----日期:2018-03-15
战国共屯赤金铜钱--------------价格:1,790,000----日期:2017-04-14
共屯赤金成交价格,战国时期的初级钱币有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四大体系:布币,是指铜铸的鎛形币。鎛形状如铲,也就是钱,鎛和布同音假借,故名布币。布币的发展分为原始布(空首布)、中期布(平首布)和晚期布(初行钱)三个阶段。初行钱就是公元前336年秦惠王发行的秦币,也就是环钱和半两铜钱的前身。刀币,铜铸的刀形币,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成。
币正面凸起、背面平,正面铸有贝、晋、斋、行、君、金等古字,重约5克。由于状如人面,俗称“鬼脸钱”,钱上字形笔画像蚂蚁,乃称蚁鼻钱。此外,战国时期还有一种以为材料的铸币,叫“爰金”,它是我国早有固定形式的金币,流通于楚国等地。币上铸有阳文。文字书写状如印章,故又称“印子金”。今发现的有郢爰、陈爰、专爰等几种,都是楚国的金币。爰金在今皖、豫、鲁、苏、陕、鄂等地都有。现发现郢爰共54块,在江苏盱眙。爰是古代单位,也是重量单位。爰金零星使用时,要将其切成小块,量称。
秦朝统一后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中就有“赐我十朋”的记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真贝渐渐地供不应求了。
春秋战国以来,人们交换商品是用真刀、真铲等工具来进行。既不方便,也不能满双方的需求。后来,改为小的刀、小的铲,开始流行铜铸的刀币、布币,这样就有了“钱”。钱,其实就是铲,的俗称。本为一种农具,类似现代的铲。作为交易的媒介物,人们仿铸成铲状的铜币。钱也由工具转为义。铜铸的刀币、布币流行,贝币渐渐失去了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