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奇楠沉香木观音像哪里市场价值高

时间:2018-05-15 18:28

  奇楠沉香品种是玄色,其次是深绿色,黄色,绿色是较低的档次.人类关注沉香已有3000多年,而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早始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公元502—566年),被列为“上品”,在隋唐史料中有富厚的沉香纪录,到晚唐及五代则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生长。在宋代,好沉香是“一两沉一两金”,被喻为“香中之王”,香文化生长到了巅峰,“香”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生涯中。以后,用香民俗长行,直至明清。到明代,就已变为了“一寸沉一寸金”。然而,晚清以来,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涯,沉香也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中。

  沉香珍藏投资界早已有“红木论吨卖,黄花梨论斤卖,沉香论克卖”的行话。沉香价格一样平常按产地及结香的质量订价,就一样平常行情而言,作为熏香的通俗沉香价格一样平常为每克3000元至8000元,贵的品种可能高达每克几万元。现今沉香原质料缺乏,求过于供,价格一起飙升,此沉香无论是品相,结香,照旧重量都堪称绝世佳品,以是此藏品具有极高的投资和珍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本公司近几年对奇楠沉香木观音像市场分析估价:

  芽庄白棋奇楠沉香制手串--------估价:2,230,000----日期:2018-02-06

  雕件盖印------------------估价:2,670,000----日期:2017-12-07

  老奇楠18子手持珠------------估价:1,710,000----日期:2017-05-13

  奇楠王------------------------估价:1,740,000----日期:2017-12-11

  近代奇楠珠串------------------估价:2,320,000----日期:2017-07-20

  奇楠沉香木观音像价格及图片,沉香是香料,其香味具有穿透力强、一连时间恒久、气息转变无限、香气无法复制等特性。如上图这件源自东南亚的沉香摆件,造型未经雕琢,样子如火焰山一样平常,富有禅意,优质油线和纹理浑然天成,通体油润,内部油脂富厚丰满,油丝犬牙交织,外部触摸温润细腻,条理感极佳,局部有咬噬,香气柔和温婉,自然清新,绵长悠远,且云云大件实属难堪,实属少见,用价值、鉴赏价值和珍藏价值极高,同时照旧名贵材,具有养颜美容、解虑去压、保心护肝、养气补等功效。

  人类于沉香的关注已有3000多年,而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隋唐史料中有富厚的沉香纪录,到晚唐及五代则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生长。在宋代,好沉香是一两沉一两金;到明代,就已变为了一寸沉一寸金。从等重生长为等体积易换,算算也有10倍的增添了。沉香的收罗是相当艰难的,沉香不像此外矿物,没有矿脉也没有任何标志,寻找埋藏在土里的沉香,只能靠履历。而于越南的几个沉香产区,沉香的漫衍和生长均纷歧样。现代优质沉香的产田主要在越南,而越南由于近20年大量的沉香挖掘同生意,资源已靠近枯竭,特殊是沉水级的优质沉香更是千金难觅!07年业界统计,整年只有不20公斤的年产量,而08年整年的产量应该还不10公斤。

  近几年奇楠沉香木观音像市场行情价格:

  熟结紫油绿奇楠----------------估价:1,210,000----日期:2017-01-28

  明·戴春林香粉店制奇楠沉香----估价:2,370,000----日期:2018-01-26

  奇楠香材----------------------估价:1,940,000----日期:2017-07-23

  雕件盖印------------------估价:1,260,000----日期:2018-04-11

  熟结紫油绿奇楠----------------估价:2,220,000----日期:2017-02-17

  奇楠沉香木观音像价值,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即是指沉香,其香品雅致,而且十分难堪,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且因沉香自古以来就是很是名贵的木料,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自古为众人所重。加之沉香与身俱来的香气,淡雅宜人,亦是工艺品上乘的原质料。

  沉香的结成需要上百年以致上万万年的时间,以是其原有价值就很昂贵,若是再加上名家镌刻大师之手的雕琢,那么其价值就更为珍贵,这样的艺术品让沉香的生命活力更添一份奇异个性,自然被人们所追捧。

  沉香是含有树脂的木料经多年沉积形成的香脂,在释教界,沉香亦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多用于熏坛、焚烧,有助于参禅,特殊是经常佩带由沉香刻制成的念珠,佛像,或于颈上,或于手腕,或用于诵经念经时助念,可定神驱邪,氤氲怡人,通三界,同时具有驱秽避邪、调中平肝的作用,亦是珍贵材,古代更是皇室宫廷所用之香料,现在已很希罕。古有语云“家财万贯,不如沉香在手,尝遍美食,不如闻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