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道宗在位时,每逢改元必铸新钱几成定制,《辽史食货志》上却对清宁年间铸钱之事失载,只说“道宗之世,钱有四等,曰咸雍、曰太(大)康、曰大安、曰寿隆(昌),皆因改元易名。”从实物看,大安改元后所铸的平钱,主要以“安”字的长短来区分,有长安、短安之别,除长安稍少外,短安铸量尚多。
“大元通宝”折十钱(八思巴文,背上“宜”字钱)。著名钱币学者孙仲汇先生在《古钱币图解》一书的第63页上曾提到此钱:“‘大元通宝’版别很多,且大小厚薄不均,又有背上阳文‘宜’字者,仅见一枚。”可见孙仲汇先生见过此版式钱币,可惜没有提供图片和拓片,以至于使人无法知晓其庐山真面目。笔者收藏的这枚背上阳文“宜”字钱,生坑,锈片坚硬,背郭深竣,文字清晰。此钱直径40毫米、厚度4毫米、重量20克。此类钱币的背面图案多有所变化,除光背者以外,还有背四出、四蛙、四花等等。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元国宝光背市场分析估价:
大国宝背龙纹大钱--------------价格:1,780,000----日期:2018-01-11
代“大国宝”背“至”----------价格:2,020,000----日期:2017-01-17
大国宝背龙纹------------------价格:1,880,000----日期:2018-04-16
大国宝------------------------价格:2,240,000----日期:2017-01-21
大国宝背龙凤------------------价格:1,140,000----日期:2018-03-14
大元国宝光背成交价格,是品篆书“大元国宝”铜质大钱,直径5.1厘米,重29.4克,背有双龙纹,穿口上下有篆书“至大”纪年,其铸造精良,当属至大年间纪念币性质的开炉大钱,相当珍贵,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目前市场参考价15万元左右。
由于严重的旱、蝗、虫、涝、雪灾连年不断,使辽原本较为繁荣的农牧业经济遭到破坏,道宗为了扭转财政日趋恶化的局面,只有广铸钱币以为之。辽早期铸币极少,这与其经济政策有关。自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开始,在长春州(今吉林白城市东)置“钱帛司”,专门负责管理和铸行钱币。辽的流通基本上以平钱为主,其钱文全部采用汉文,书体隶兼八分,铜色水红,极富特色。
近几年大元国宝光背市场行情价格:
“大国宝”背“龙纹”镇--------价格:2,280,000----日期:2017-10-04
“大国宝”背双龙戏珠花钱------价格:1,640,000----日期:2017-02-16
“大国宝”背“龙纹”镇--------价格:1,030,000----日期:2017-04-11
代“大国宝”背“至”----------价格:2,700,000----日期:2017-04-07
大国宝背龙纹------------------价格:1,440,000----日期:2017-02-15
大元国宝光背估价,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1308~1311年)所铸。武宗即位初欲因循汉制,重儒尊道,曾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并刻蒙文译本《孝经》遍赐王公大臣。但不久武宗就坐享承平,耽于荒逸,任用佞幸,沉湎酒色,以致国政日衰。
金章宗完颜泰和年间(1201~1208年)所铸。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在立国初期,先灭辽,后亡北宋,成为与南宋对峙的国家。在制度上,金初用宋、辽和伪齐铸币,后在中都(今上海)和南京(今开封)设“交钞库”,管理和发行。
由于严重的旱、蝗、虫、涝、雪灾连年不断,使辽原本较为繁荣的农牧业经济遭到破坏,道宗为了扭转财政日趋恶化的局面,只有广铸钱币以为之。辽早期铸币极少,这与其经济政策有关。自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开始,在长春州(今吉林白城市东)置“钱帛司”,专门负责管理和铸行钱币。辽的流通基本上以平钱为主,其钱文全部采用汉文,书体隶兼八分,铜色水红,极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