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明十三陵老文物库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1956年,定陵地下宫殿被打开,明神宗万历皇帝、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余件,这些文物中有衣冠服饰、袍料匹料、宫廷器物和丧葬仪物,品类丰富,世所罕见。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些稀世珍宝后就被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老文物库房这几排房里,历尽寒暑。
清代嵌珠宝牡丹花金发簪,在两朵盛开的牡丹花瓣内都镶饰一粒大珍珠,再在花蕊中镶了一粒硕大的红宝石,在金质花叶映衬下漂亮异常,而牡丹象征荣华富贵,女子戴于发间更能显出雍容的美态。而这对花鸟金簪则是在两丛花叶中栖息一只小鸟。在花瓣和花蕊中同样镶嵌了珍珠和红宝石,花丛中的小鸟传神可爱,凸眼长尾,歪着脑壳,背上也用红宝石装饰。其簪于女子发间,稍有走动,一对嵌珠宝鸾鸟便会一直地发抖,恰似穿梭于花卉丛中,生气勃勃,异常传神,给人以一种动感美。
本公司近几年对金簪市场分析估价:
花叶纹金簪子------------------价格:2,650,000----日期:2017-11-05
明代葵花纹金簪一件------------价格:1,240,000----日期:2017-07-15
龙头金簪一对------------------价格:2,230,000----日期:2018-02-22
宋代凤穿花纹金簪一件----------价格:2,950,000----日期:2017-03-01
明金镯八支、金簪一支----------价格:1,470,000----日期:2018-02-11
金簪特点,四招识别金银器“李鬼”
当今古玩市场上金银器赝品充斥。昨天,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理事、仁捷藏品公司老总刘杰指出,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首先,金密度大,在手里有沉重感。其次,金银硬度小,质地软,若用普通金属物在金银制品上轻轻划试,一般留下凹痕是真品,留下划痕为伪品。再次,古代中的银、铜、铁含量偏多,含银越多颜色越淡;含铜多则呈淡黄色,且稍微发绿,若入土时间偏长则会呈栗黄色;金中含铁偏多者,一般呈玫瑰红色。时下,古玩界多依据“七青、八黄、九五赤”口诀,来识别古金器的成色。
3000多件文物搬了8个月
2015年3月27日,十三陵文物搬家工作启动。这是定陵文物的次搬家。由于新老库房距离很近,不过30米,工作人员就在这段路外拉起2米多高的围挡,3000多件文物大搬家就在这围挡之内“秘密进行”,没被外面川流不息的游客“发觉”。
近几年金簪市场行情价格:
明金镯八支、金簪一支----------价格:1,010,000----日期:2017-01-14
民国金簪十二支----------------价格:1,710,000----日期:2017-08-19
金银琉璃珐琅器掐丝镶玉嵌宝----价格:2,120,000----日期:2018-03-28
花叶纹金簪子------------------价格:3,000,000----日期:2018-01-08
金银琉璃珐琅器掐丝镶玉嵌宝----价格:1,090,000----日期:2017-08-09
金簪市场行情,据了解,新文物库地上建筑部分2012年已作为展室对外开放,展出的都是定陵的精品,包括万历皇帝的“金冠”,皇后的“凤冠”等。“文物搬家后,地上展室和地下文物库的文物将定期轮换展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王颖表示。
难点
碳化丝织品放于定制抽屉柜
器物类藏品放于长绒棉囊匣
明清扬州金簪品种繁多,做工非常精致,喜欢用吉祥纹饰,龙纹、凤纹、双龙衔珠纹、蝙蝠纹、牡丹纹、鸾鸟纹等,尤其是清代的金饰更喜欢再镶嵌各种珠宝来增加其富丽性。
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有条“翠花街”,在今市区甘泉路南柳巷口内。清代这里金银首饰店铺多,珠宝首饰多,品种多,且不同于其他地区,颇有地方特色。
“在搬家过程中,工作人员光文物的照片就拍了1万多张。”王颖说,在搬运青花油缸等大件文物和大尺寸龙袍时,十三陵还特聘请首都博物馆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搬家公司协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