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统治者,他懂得只有保持汉民族原有的经济制度,才能成为统治全国的皇帝,只有恢复和发展经济,才能安定社会秩序,保证国库充实,使元王朝得以巩固。他当政后在诏书中说,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因此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两种钱,一种为“至大通宝”汉文楷书钱;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此外,另有两种大元通宝钱,一种为钱,背无文,另一种为大钱,正面“大、通、宝”三个字为瘦金体,是仿北宋徽宗大观钱的字体所铸,但“元”字则极拙劣,这种写法为元人所特有。
本公司近几年对至治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至治宝”一枚----------------估价:1,580,000----日期:2018-04-28
南宋至治宝--------------------估价:2,130,000----日期:2017-12-09
“至治宝”折十铁钱一枚--------估价:2,620,000----日期:2018-02-03
南宋至治宝--------------------估价:2,450,000----日期:2017-09-28
南宋至治宝--------------------估价:1,050,000----日期:2017-12-15
至治元宝评估,南宋纪年钱中的一些品种铸量较少,如“大宋元宝”背元至三纪年的钱、“至治元宝”背元钱、“开庆通宝”背元、“淳元宝”背十一和十二、“咸淳元宝”背九纪年钱等。此外,“嘉定通宝”背十四钱、“淳元宝”背四钱虽然在有关钱谱中多定为普通品,但在实际集藏中也不易得。纪年钱中除绍熙、嘉熙、大宋、庆元钱的纪年文字在钱穿下方外,其余均在穿上。若发现有与此规律相反的品种,则可能为错范钱,相当少见。
两宋是我国历史上钱币铸造为兴盛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不仅铸造数量大,质量也较前朝有很大提高,还多有创新之举,如北宋时期出现了九叠篆“皇宋通宝”钱、皇帝亲书钱文的“御书钱”以及广泛铸行对钱等,南宋时期则出现了纪年钱。
至治元宝宋理宗至治年间(1234-1236年)铸。铜钱所见只有,楷书,旋读,背文穿上记年为“元”。铁钱有折三、折五两种,楷书面文,直读;背文繁杂,有记地、记值及记范者等近十种。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至治元宝40枚。
近几年至治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代至治宝供养钱一枚------------估价:1,910,000----日期:2018-03-14
南宋至治宝背定伍北下铁母------估价:1,840,000----日期:2017-02-25
南宋至治宝--------------------估价:1,780,000----日期:2018-01-14
至治通宝、至治宝供养钱--------估价:1,930,000----日期:2017-12-09
南宋至治宝--------------------估价:2,050,000----日期:2017-10-12
至治元宝估价,我国元朝时期,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国家,统治集团以蒙古贵族为核心,被统治的人民以汉族为主体。在经济上,北方草原的蒙古族以畜牧业、渔猎业为主;西北各族也经营畜牧业和农业;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藏族,也有自己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云南大理白族等各族人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统治者,他懂得只有保持汉民族原有的经济制度,才能成为统治全国的皇帝,只有恢复和发展经济,才能安定社会秩序,保证国库充实,使元王朝得以巩固。他当政后在诏书中说,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因此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本文拟从替代的角度,集中就元朝江淮行钞废钱的源流、影响及其所反映的银钱比价南北差异等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以期对认识宋金至元明之际的银钱钞关系,把握中国传统流通格局演进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能有所裨益。
在中国古代史上,元朝长期实行以银为本、行用、废钱禁银的政策,确立了“银钞相权”的流通格局。元朝的“银钞相权”,在宋金“钱楮并用”到明清“银钱兼行”的流通格局演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意义。其中,元朝在平宋战争结束后,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宣布江淮等处行钞废钱,无疑是元朝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如此,元朝在南宋旧地行中统钞法,实质上是用单一强制替代南宋银、钱、楮。这还为我们研究替代与贬值、与比价的地区差异、与区域市场体系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