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作为学术概念,由尹达先生在1954年出版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首次提出,因其遗存早期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的红山脚下得以命名为“红山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6500年至5000年,是我国北方地区一支较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时期因盛行唯玉为葬的习俗,尤其在红山文化晚期的墓葬中了大量的精美玉器而蜚声于世,备受海内外收藏界极力追捧。
在红山诸文化的红山、牛河梁、小河沿、夏家店等遗址中,均有玉斧出现。在牛河梁遗址发掘的大玉钺、在宝国吐遗址的大玉斧做工精美,说明了红山文化时期,制玉业的发达,治斧工艺的精湛。这些,都好像红山先民向我们昭示玉器制作在当时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职业,抑或说离职业化更近了。
本公司近几年对红山文化玉斧市场分析估价:
红山文化黄玉狩首虫身坠--------价格:2,990,000----日期:2017-07-28
红山黄玉斧--------------------价格:2,130,000----日期:2018-04-11
红山文化玉斧------------------价格:1,740,000----日期:2018-02-26
红山文化青玉斧----------------价格:2,170,000----日期:2017-08-16
红山文化玉斧------------------价格:1,290,000----日期:2018-04-26
红山文化玉斧拍卖,掮客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红山玉器辨识能力,有的掮客本身就有古玩商或收藏家背景,通过专职“跑货”获得不菲的佣金。超级收藏家和收藏机构作为民间红山玉器的“大客儿”,也有相互交流,在这个交易环节中,红山玉器往往体现了在收藏圈中的经济价值。然而,红山玉器成为大客儿们的私藏后,虽然到达了产业链的顶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便是红山玉器的终归宿,红山玉器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终还是属于整个人类的社会财富,这一点,可以从一些收藏机构和超级收藏家无偿向博物馆捐献的事实中初现端倪。
根据现有公布的资料可大致统计出,目前有明确记录的红山文化玉器近300件,如果以泛红山文化的定义来估算,再加上各地馆藏和流传有序的红山玉器已经接近千件。这个数字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距今5000年以前,在东北广袤的大地上红山先民曾创造了一个辉煌的玉器时代。
近几年红山文化玉斧市场行情价格:
商玉斧玦----------------------价格:1,360,000----日期:2018-04-15
红山文化玉斧------------------价格:2,220,000----日期:2017-11-04
红山文化玉斧------------------价格:2,190,000----日期:2018-04-13
红山文化玉斧------------------价格:2,430,000----日期:2017-04-15
红山文化玉斧------------------价格:2,790,000----日期:2018-04-06
红山文化玉斧图片欣赏,据不完全统计,在牛河梁遗址近20多年间的考古挖掘中,共红山玉器100余件,是目前发现红山玉器分布为集中的区域。同期,在内蒙古地区也发掘了多处红山遗址,了玉猪龙、玉人面、玉鸮、玉蚕、白玉璧等数量颇丰的红山文化典型玉器。通过这些有明确地层关系的考古挖掘,红山文化玉器的面貌逐渐在世人面前清晰起来,以往被学术界普遍认定的夏商周时代的红山玉器被逐一甄别出来,包括在故宫的旧藏中就有多件曾被误断年代的红山文化玉器。
玉斧上部一小处包浆已被持斧人打开,约有三五毫米厚,透过包浆,观其玉质,光泽晶莹温润,组织缜密,玉面磨光,属于角闪石类玉种。更难能可贵的是年代久远、器形厚重的这把玉斧,经敲击后,仍能发出清脆悦耳舒远悠扬的声音。
“玉有五德中声音舒远悠扬的物理特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论述,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这是一件典型的早期红山文化时期手工琢磨工艺玉斧,作为一名红山文化爱好者来说,能亲自上手史前玉礼器,真乃奇缘幸事。
笔者近日下乡踏青,在一老乡家见到一把玉斧,据老乡讲是在山上放羊时捡到的。此玉斧长102mm,宽87mm,厚14mm,造型呈窄长略微梯形,周壁浑圆,坡形且厚重,刃部没有明显锋刃。由于北方特有的土质、气候及特殊的随葬方式,此玉斧经过近六千年的洗礼,通体满浆弥合,表面形成了厚重自然的暗白色的松化包裹物,有酥透感,质变部分深达玉骨,酥透质变物上面又生成一层钙化包浆,这种独特的包浆更加透出了历经几千年的玉斧神韵。玉斧上部一小处包浆已被持斧人打开,约有三五毫米厚,透过包浆,观其玉质,光泽晶莹温润,组织缜密,玉面磨光,属于角闪石类玉种。更难能可贵的是年代久远、器形厚重的这把玉斧,经敲击后,仍能发出清脆悦耳舒远悠扬的声音。“玉有五德中声音舒远悠扬的物理特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论述,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这是一件典型的早期红山文化时期手工琢磨工艺玉斧,作为一名红山文化爱好者来说,能亲自上手史前玉礼器,真乃奇缘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