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玺印就更多了。乾隆一生共刻制1800余方宝玺,比整个清代其他所有皇帝的玺印的总和还多。因为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进江苏抢掠,晚清时期从宫内流出等原因,目前流失到世界各地的乾隆宝玺大概有二三百方。
在中国古代,玺之寓意为受命于天,至尊无上;世代基业,兴隆昌盛。据史书记载,“自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也。”玺就是印,但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始称皇帝,初制宝玺,到清末溥仪退位,历经2000多年,中国历史上共有494位皇帝,都把玺作为皇权和国家威严的象征。
本公司近几年对碧玉龙钮玉玺市场分析估价:
碧玉龙钮玉玺------------------价格:RMB4,350,000----日期:2017-12-05
碧玉龙钮玉玺------------------价格:RMB2,250,000----日期:2017-10-17
碧玉龙钮玉玺------------------价格:RMB4,490,000----日期:2017-04-01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纪恩堂--------价格:RMB1,660,000----日期:2018-01-25
碧玉龙钮玉玺碧玉龙钮玉玺------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7-07-12
碧玉龙钮玉玺评估,据一名神秘收藏家透露,收藏玉玺是现在宫廷收藏的境界,目前国内入藏玉玺的收藏家大都是藏家,根本不打算将所藏玉玺再拿出来拍卖,甚至连展出机会都极为难得。
近期,神秘至尊的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能在七彩云南珠宝展与大众见面,实属与七彩云南在珠宝行业的强大实力密不可分。
翡翠大龙钮玉玺是一件集绿色、紫色和黄红色于一身的翡翠玉玺雕件,玉玺黄翡为头绿翠为身,俏色精妙,不仅巧用翡翠颜色的谐音“皇家绿”,更重现出皇家御宝的辉煌气象。该件翡翠大龙钮玉玺主要为糯地,质地细腻,无明显的颗粒感,而透明度为半透明至微透明。作品以绿翠为主,黄翡和紫翡为辅,不仅色调非常丰富,颜色的饱和度极高,分布也较为均匀,且绿、紫、黄三色翡翠配色协调、美观,珠宝行业更将这种三色集于一身的翡翠雕件称为“福禄寿”,价值颇高。
近几年碧玉龙钮玉玺市场行情价格:
碧玉龙钮玉玺------------------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7-05-26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纪恩堂--------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04-19
碧玉玺碧玉诰命碧玉玺碧玉诰----价格:RMB4,310,000----日期:2017-08-08
碧玉龙钮玉玺------------------价格:RMB4,370,000----日期:2017-03-17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纪恩堂--------价格:RMB2,890,000----日期:2018-01-16
碧玉龙钮玉玺展销,翡翠大龙钮玉玺整体线条流畅,精、气、神俱现,造型独特,雕功精致,充分体现并利用了材质之美。而整个翡翠玉玺基座晶莹通透,玉质温润细腻,光泽柔和。玉玺玺基方正,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象征着帝王脚踏四方、统御山河的威势。此外,与双层方形龙纹博古架陈设相配,相得益彰,尤显玉玺尊贵非凡、稳固天下之风范。
早在1790年,乾隆登基已五十五年,又逢八十万寿庆典。乾隆自觉身心健强,未形智衰,钦定印文“八徵耄念之宝”,交清宫造办处采用上等和阗良玉刻制了宝玺“八徵耄念之宝”。
为什么要选“八徵耄念之宝”这几个字刻制宝玺乾隆自己在《八徵耄念之宝记》解释:“一日未息肩,万民恒在怀。庶徵之八,可不念乎念庶徵即所以念万民。”事隔二百多年,我们依然可以读出乾隆皇帝的诫勉之心。
本公司纵观近几年来的收藏市场,总体成交数据呈现出连年下滑态势,以至于市场上关于“回调”的探讨不绝于耳。然而,在每年的春秋两大拍卖中,却总能冒出一些“任性”成交的“亿元”拍卖数据,给低迷的市场提振信心。事实上,正是这些大收藏家们的“任性”表现,为助推艺术品市场整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心支撑和资金源泉。
要说收藏圈里的“任性”帝,恐怕非刘益谦莫属了。因为他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以天价追逐精品为主,且常常高调,因而广为业界“熟知”。笔者翻阅了其近的几次大手笔拍卖:204年4月,他以2.8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同年月26日,又以3.48亿港元拍下了被誉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以.39亿港元拍下“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弘纹瓶”;而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成交的张大千《桃源图》,买家正是刘益谦。
这一系列出手,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只能以“有钱任性”来理解了。但深入分析,对于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收藏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手段。其中精品资源是十分稀缺的。这就为投资留下了潜在增值空间。这也正是刺激收藏家参与的源动力。因此,面对转瞬即逝的精品资源和投资机遇,大收藏家往往只能通过“任性”举槌报价争抢。因为他们懂得:这一次得不到,在不确定的未来出现时,价格只能更高。收藏投资者作为艺术品的投资人,同时也是艺术品市场价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为他们在两者之间不断转换身份,终促成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