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殒命后泛起了历史上的“五代十国”阶段。五代初期,刘仁恭之子刘守光于后梁乾化元年自号“大燕天子”,改元“应天”。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911年)铸造了“应圣元宝背拾”“乾圣元宝背百”‘顺天元宝背千’“应天元宝”,北燕是一个很小的,存在仅三年(911年—913年)。“应圣元宝”为试铸币,其存世量很是希罕,华光谱所著《中国古钱大集》将此钱币定为一级,无订价。
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911年)铸造了“应天元宝背万”、‘顺天元宝背千’“乾圣元宝背百”及“应圣元宝背拾”等流通钱币。
五代十国时期的钱币,总结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唐朝除了在短期内刊行过大额钱币外,一直使用的都是钱。而五代十国的钱币多为当十、当百或是当千的大钱。
本公司近几年对应圣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应圣宝背拾--------------------价格:2,360,000----日期:2017-08-04
“应圣宝”铜币----------------价格:2,000,000----日期:2017-07-09
“应圣宝”铜币----------------价格:1,550,000----日期:2017-01-23
应圣宝------------------------价格:2,140,000----日期:2017-08-05
应圣宝背拾--------------------价格:2,600,000----日期:2018-03-13
应圣元宝价格,南方盘据亦自铸钱币。前蜀王建铸水平元宝,存世少少,还铸天汉元宝、光天元宝、通正元宝,王衍铸乾德元宝、咸康元宝,后蜀孟知祥铸明德通宝,盂昶铸广政通宝,存世少少:南唐徐知浩铸大齐通宝,世仅二枚,民间所见皆伪,李景铸保大无宝,存世少少,又铸永通泉货、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制作细腻,多篆体,存世很少。
是品生坑鎏金“顺天元宝”背“千”大钱,为上述三枚之中为精彩者;直径37.5毫米,厚2.7毫米,重16克(见图)。据原藏家言:1992年得之于河南洛阳古玩市场上,生坑,详细地不详。其钱红斑绿绣,反面有部分白碱锈,其时因锈迹太浩劫见真貌,后经滚水浸泡,刀剔除锈,使之钱文清晰,始知是枚鎏款子。
近几年应圣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应圣宝背拾--------------------价格:2,000,000----日期:2018-04-04
应圣宝------------------------价格:1,030,000----日期:2018-04-05
“应圣宝”铜币----------------价格:1,060,000----日期:2018-02-09
“应圣宝”铜币----------------价格:1,360,000----日期:2018-03-13
应圣宝------------------------价格:2,150,000----日期: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