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于1666年与1674年先后两次遣使日本续铸永历钱,此时郑部己军心焕散,缺兵少将,军事活动范围己局限在厦门、漳州一带,且屡次遭受清兵重创。远的一次征战是1676年攻福州大败,至此,郑部在军事上己元气大伤,仅靠垒守台湾与清兵对峙,故此时铸永历钱主要是流通于台湾岛内,这与草书体永历钱在大陆稀见的情况相符合,故草书体永历钱就是郑经在台湾时遣使长崎所铸之新版永历钱,当然这里也不排除郑经仍续铸有其父初铸的篆、行两种版别永历钱的可能,但至于郑部在台时是否在当地开炉铸钱一事,现尚无有关史料可考证。
吴三桂又卖祖求荣,与清军三路合围,永历帝只得弃安龙,一路凄风苦雨西奔,流离惊窜。出逃缅甸,缅王在吴三桂大军压境之下,将永历帝献出,康熙元年(1662年),奸逆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其绞杀,在位十六年的永历皇帝时年39岁。风雨飘摇中的南明永历小朝廷终落下帷幕。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历通宝市场分析估价: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1,310,000----日期:2017-03-04
明末台湾郑成功铸永历通宝行----价格:1,680,000----日期:2018-01-17
明代永历通宝背直径2------价格:1,150,000----日期:2017-11-03
南明“永历通宝”背上“御”----价格:1,310,000----日期:2018-01-04
明末台湾郑成功铸永历通宝行----价格:1,640,000----日期:2018-04-13
永历通宝估价,永历通宝面纹的文字差异就有数种:有所谓“二水永历”(“永”字写成上“二”下“水”)者;“三角通”(“通”字上的横折点写成一倒三角形)者;“双禾一目”(繁体“历”字内写成上为双“禾”字,下为一“目”字,而正确写法应为上“林”下“日”)者,还有“双禾一日”等
郑氏永历钱的铸作富有较浓厚的日本制钱风格,水红铜质,极少见黄铜品,书法俊秀,共有篆、行、草三种钱文,均为折二型钱。从目前收集到的郑氏永历钱来看,其中篆文又可分大字及小字两种书体,如{图一}的大字篆文永历通宝,径2.8cm,重6.8g,此钱字法端庄,独具古韵,(大字篆文另见有一黄铜品{图二},极稀见)。另一品小字篆文永历通宝如{图三},直径2.8cm,重6.85g,此钱文字秀气,笔法与前一品相近,钱文似系同一人所书;另有行书永历通宝如{图四},及草书永历通宝如{图五}两品,前者直径2.8cm,重6.8g,后者直径2.8cm,重6.9g,此两品钱文如神,更是书法到家,在与其它南明钱粗率钱文的对比下,郑氏永历钱可称得上是难得的精美之作了。
近几年永历通宝市场行情价格:
南明·“永历通宝”背“道”----价格:2,490,000----日期:2017-12-17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2,120,000----日期:2017-11-22
明代“永历通宝”背一分十二----价格:1,140,000----日期:2017-05-08
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天启----价格:2,270,000----日期:2017-12-22
明代“永历通宝”背一分十二----价格:2,070,000----日期:2018-02-06
永历通宝交易价格,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永历通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永历通宝一共有141枚拍品上拍,总浏览15464次,参与总人次达到49人,出价次数344次,其中价格的是永历通宝背御,藏家为关注的永历通宝如下:
“永历通宝”根据铸造区域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种类型是永历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广西、广东一带铸造的永历通宝钱。以钱为主,也有少量折二型钱。又可分为光背和背文钱两种,版式品种较为复杂。
从郑氏永历钱的铸作特征来看,篆文永历钱与行书永历钱形制相近,均是钱背平夷,内廓较宽,如出一炉。而草体永历钱却与前两品风格迥异,其背廓略高,内郭四决文,与前两品不同,若此钱同于永历五年在长崎所铸,虽钱文有异,但在形制特征上不应有如此明显的差异,故草书体永历钱与篆、行两种永历钱似乎并非同一时期所铸之品。从明史记载来看,郑氏铸造永历钱共有三次,永历五年以甥礼遣使日本,铸铜器、永历钱,这是次,当时郑成功部在东南沿海以金门、厦门为退守地向内陆作浴血鏖战,收复了不少失地,但也多次兵败失城,在战局上可谓是居无定所,但行军征战军饷必不可少,在当时形势下,郑成功谋求在日本铸钱,无疑是一件战略上的胜举,此举为郑部在明亡后仍得以生存提供了强有力的军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