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年间文献《蜀碧》有云:“贼(指张献忠)设铸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铜像,熔液为钱。其文曰「大顺通宝」。令民间家悬顺民号帖,以大顺新钱,钉之帽顶。诸神像首百炼不化,贼尽弃之。后本朝成都知府冀应熊拾而埋之北关外,题其碣曰「佛冢」。贼钱肉色光润精致,不类常铜。至今得者,作妇女簪花,不减赤金。”。
其中,在“大顺通宝”图片:“大西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这样的安排和这样的文字解释,使部分教师产生误解。其一,认为这是张献忠“大西”使用过的,但却是李自成“大顺”铸造。其二,干脆认为课本注解错了,应改为“大顺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因为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第259页上明明写着:“结合讲解,可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画《湖北九宫山李自成陵墓》和《大顺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实际上,这里的“大顺”当然是年号,而非名称。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顺通宝市场分析估价:
大顺通宝----------------------价格:1,120,000----日期:2018-04-03
鎏金大顺通宝鎏金历通宝--------价格:1,530,000----日期:2017-04-08
明末·张献忠“大顺通宝”背----价格:1,050,000----日期:2018-04-19
鎏金大顺通宝鎏金历通宝--------价格:2,470,000----日期:2017-06-04
大顺通宝背“川·户”----------价格:2,620,000----日期:2018-03-13
大顺通宝价格及图片,21.李贽的族别课本第192页:“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回族。”我认为将李贽的族别定为回族不妥。理由如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发现的《凤池林李宗谱》残卷和《清源林李宗谱草创卷之三·历年表》及宗谱抄录残页,是研讨李贽族别的权威资料。据此确认:一,李贽先祖原姓林,始祖林闾,本为光州固始(现河南辉县)人,元末移居福建泉州。自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三世叔祖林广齐因避祸改李姓后,林氏相继改姓。二,李贽先祖中,确实有人与有一定关系,甚至有接受信仰的事实,但无一证据能说明林李氏为回族。
大西大顺二年(1646年),张献忠在率大西军主力于西充凤凰山抗清作战中牺牲,大西国在成都的覆灭,川铸大顺通宝乃罢。明末张献忠据守川地不长,铸行大顺通宝亦不过一年有余。且处于满清、明及大顺军夹击态势中。流通不畅,故今所见多为四川成都附近。加之,后来满清更视之为“伪钱”、“反钱”,命令禁止旧钱流通,大顺通宝更是在熔销之列。所以大顺钱总的存世量是不多的。
近几年大顺通宝市场行情价格:
明末·张献忠“大顺通宝”背----价格:1,740,000----日期:2017-02-14
大顺通宝背川户----------------价格:2,810,000----日期:2018-02-23
明代“大顺通宝”背“工”、----价格:2,440,000----日期:2017-09-25
大顺通宝背工------------------价格:2,760,000----日期:2018-03-20
大顺通宝背川户----------------价格:1,850,000----日期:2018-02-17
大顺通宝特征,其中,在“大顺通宝”图片:“大西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这样的安排和这样的文字解释,使部分教师产生误解。其一,认为这是张献忠“大西”使用过的,但却是李自成“大顺”铸造。其二,干脆认为课本注解错了,应改为“大顺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因为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第259页上明明写着:“结合讲解,可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画《湖北九宫山李自成陵墓》和《大顺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实际上,这里的“大顺”当然是年号,而非名称。
明末清初蜀人沈荀蔚《蜀难叙略》还有载:“贼下令凡市镇民家给大顺钱缀于首可不免死”等等。当然,大凡关于大顺通宝的记载都倾向于两个问题,一是张献忠为人是心狠手辣,如麻,实行的是高压统治政策,百姓日常行走都要在头顶上佩戴大顺钱,方可免死;二是这大顺钱铸造的可不简单,是明蜀王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如记载有成都著名道观青羊宫)铜像熔液为钱,铸造的相当精美,有多精美,后世得者熔铸为妇女发钗,不逊色于。当然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至今关于张献忠是否屠四川还有很多个说法。
清源宗谱记载:“夷人”“敬公德行,不敢有犯”。说的是1362年,泉州先生那兀纳领导的回变。宗谱称回族为“夷人”,林闾很可能与有一定关系,但肯定不是伊,更非回族。认清林闾族别,是确定林李氏及李贽本人族别的关键。凤池宗谱记载:李贽二世祖林驽“娶色目女”,“遂从其教,受戒清净寺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