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6江苏;13四川;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
2008年嘉德收藏会馆以50万人民币成交的“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严格地说,只是一枚样币,它也不是安徽银元局铸造,而是由出售机器的德国厂商代铸的。代铸的银元共三种币值,分别是“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三钱六分”和“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代铸的银元正面,有英文“ATSC”字样。光绪二十四年7月邓华熙向朝廷“进呈银元式样并陈办理情形”时,其中3枚,就是德商代铸的样币。代铸样币未正式发行。钱币收藏大家张璜《中国银圆及银两币图录》(1981),将这3枚样币列入“极为稀少品种”,但目录上并没有刊出“库平三钱六分”的样币。美国PCGS将“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评级SP62,为极其珍罕的存世孤品。另两枚“库平七钱二分”和“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上海博物馆、台湾博物馆分别有藏。
本公司近几年对安徽造光绪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清代安徽省造光绪宝每当--------价格:3,000,000----日期:2018-03-10
1902年安徽省造光绪宝------价格:1,290,000----日期:2017-10-13
1898年二十四年安徽省造----价格:2,060,000----日期:2017-06-15
1902年安徽省造光绪宝------价格:2,810,000----日期:2018-04-22
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绪------价格:2,330,000----日期:2018-03-02
安徽造光绪元宝真虚分辨,三;《中心“津”字嘉禾拾枚(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间,在冀察绥靖公署修械厂(原天津造币厂)中,设计铸造了多种带有“平、津”字样的铜、镍铸币。由於此类币是宋哲元主政该地区时的產物,故钱币收藏界将其概称为“宋哲元铜元”和“宋哲元镍币此项铸币,无论是铜圆还是镍币,传世均甚稀有。
早期著名的铜元收藏家邬德华先生(woodward),为了收集铜币特地在上海开设一家“帕克电影院”,以九枚铜元为票价,如此每晚可收到千余枚铜币,从中挑选稀少的铜元和版式。他于1926年9月在上海出版的《中国美术科学杂志》(chinajournalofscienceandaris)上介绍安徽省的十文铜币,其中有一枚正面满文“宝皖”的梅花星飞龙十文,其余皆为满文“宝安”的铜圆。直到1925年的补遗篇中,才又介绍了另一枚“宝皖”六角星飞龙十文,这期间经过了十年之久,但以邬氏收藏之丰富,几乎网罗了所有十文铜元,却独独漏掉了这枚安徽方孔十文,真是不可思议。
近几年安徽造光绪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价格:1,430,000----日期:2018-01-22
浙江省造光绪宝“浙江楷书------价格:2,260,000----日期:2017-10-21
光绪宝湖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价格:2,740,000----日期:2018-04-21
清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价格:2,420,000----日期:2018-02-14
浙江省造光绪宝“浙江楷书------价格:1,280,000----日期:2018-03-01
安徽造光绪元宝好坏分辨,据地方史志资料,安徽银元局是在原局旧址上扩建的,而局“原在枞阳门内新塘(旧为宛在亭),因建银元局移北门外马山。”其具体方位,在安庆老城的西南角,包括现迎江区、人民路小学、三中及市立部分,以及人民路由市立至锡麟街这一段路面。安徽银元局仿广东造币厂规模建造,拥有技术员工近500人,置办机器20部。下设铸模、校准、鎔银、碾片、舂饼、光边、烘洗、印纹(冲压)、修理(配)等车间。因为是铸造钱币,管理十分严格。
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发行,成色为91%。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铸“库平七千二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XX省造”或“造币总厂”字样,下面为英文“库平七千二分”,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安徽铜元局它不仅结合了西方的造币技术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形式,更因为本身设计的精美和巧妙,使人不得不对它倾慕。安徽自清朝雍正时期,有宝安局铸钱后即无自行制造钱币,当时钱币满文是“宝安”,安徽方孔十文正面满文则是用“宝皖”;背面英文在光绪二十三年安徽铸造银币时是使用an-hwei,而安徽方孔则是用an-hui,这些都是新颖的设计,同样的设计还有飞龙十文和坐龙五文,是属同一时期的产品,它们除了有相同的形制外,其稀少的程度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当时没有大量制造,而后来即又改为正面满文“宝安”背面英文an-hwei的铜币呢?以安徽方孔十文的稀少性来看,铸量必然不多,但钱模却已经有损坏,可见撞击力有多大,这也注定了安徽方孔不能大量制造的命运。机器既然已经损坏,飞龙十文和坐龙五文也暂时没有制造,而安徽铜元局直到同年8月初开始顺利生产,这段时间因人事变迁,或请别局代制等其它因素,以前的钱模全部不用,又重新将正面满文改为“宝安”,背面英文改为an-hwei,龙图也不同,英文币值也改为onesen和onecen,风格全然不同,后来币值又改为tencash,铸量颇多。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安徽“宝皖”铜元那么稀少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