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地章突低不平。但细看可以分辨出“上至、下大、右通、左宝”四个字,均由隔笔的突点组成,四个字体的笔划不同,但细看连接起来看就是一枚“合背”钱币。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认为“就是铸造收缩而形成的”。如果按他们的说法是“收缩而形成的话”,正面的“通”在右边,背面“通”应在左边。但看此枚钱币的右边分明是“通”的外形,而左边是“宝”的外形,宝上的“点”清楚可见。
至大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至大通宝钱在国内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有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东沙、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发现,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沉船所遗下的铜钱,至大通宝钱数量非常巨大。如西沙群岛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至大通宝49684枚,占61%强。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有1995枚,至大通宝1215枚,占明钱的91%。在东沙群岛清理古钱,发现明钱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至大通宝三种。
本公司近几年对至大通宝市场分析估价:
“至大通宝”背上月------------估价:2,200,000----日期:2017-11-18
至大通宝银币------------------估价:1,370,000----日期:2017-07-22
至大通宝背三钱----------------估价:1,680,000----日期:2018-03-25
“至大通宝”银钱一枚----------估价:2,440,000----日期:2018-01-21
“至大通宝”折二一枚----------估价:2,290,000----日期:2017-07-28
至大通宝评估,至大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至大通宝钱在国内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却有发现。如西沙群岛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至大通宝49684枚,占61%。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有1995枚,至大通宝1215枚,占60%多,占明钱91%。
至大通宝是明成祖朱棣铸造的年号钱。明初推行纸钞为主的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燕王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至大通宝钱,“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至大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近几年至大通宝市场行情价格:
“至大通宝”折二一枚----------估价:2,040,000----日期:2018-04-02
折二“至大通宝”--------------估价:1,400,000----日期:2018-02-20
折二“至大通宝”--------------估价:2,240,000----日期:2018-03-15
泰和重宝至大通宝各2枚--------估价:1,770,000----日期:2017-03-09
至大通宝背三钱----------------估价:1,330,000----日期:2017-09-03
至大通宝特征,常言道,“物以稀为贵”,问题是哪些古钱币属于稀世钱币,这就需要收藏爱好者潜下心来多阅读书籍,多查看专著谱录,多了解各类古钱币铸行以来的情况和存世量的有关报道,做到胸中有数。这些稀世钱币是我国古钱币历史长河中闪光的“珠贝”,本人现将这些稀世钱币从浩渺无边的古钱币“大海”中采撷出来,以供古钱币收藏爱好者辨认和识记。
“通”字离郭接轮,长点角“通”,“通”中角为“开角”,两竖成曲状向外撇。“宝”接郭离轮,“宝”中的“尔”应“回勾”但无回勾,在回勾的位置上有一短细斜横,左连尔右连内穿。
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发现。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铜钱的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至大通宝有29225枚。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发现至大通宝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