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有位李姓挚友,酷爱古钱收藏三十多年。他藏有一枚十分珍贵的元代“泰定元宝”权钞大铜钱,平时不轻易示人。该铜钱为元代惠宗(顺帝)古玩十年(公元1350年)起铸造的圆形方孔大铜钱,直径为7.95厘米,厚度为0.66厘米,重量为153克。正面为对读的楷书“泰定元宝”四个大字;背面上方为一个“吉””字,穿孔右边为竖写“权钞”两字、穿孔左边为竖写“伍钱”两字。
众所周知,元朝是古代蒙古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在蒙古人统治中国之前,中国的币制以流行了1000多年的铜钱为主,而元朝建立以后,开始积极推行发行,铜钱的铸造数量则少了许多,元朝铸造铜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的发行,即与当时发行的相辅使用,以稳定的市场信誉。因元朝统治中国时间不长(仅89年),元朝发行铜钱的版式和数量亦不多,尤其是元代的大钱就显得尤为珍罕。
本公司近几年对泰定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代泰定宝折二型----------------估价:1,120,000----日期:2018-02-14
“泰定宝”折二----------------估价:2,490,000----日期:2017-11-14
代泰定宝权钞伍钱直径----------估价:2,020,000----日期:2017-08-23
代泰定宝背吉权钞五钱----------估价:1,710,000----日期:2018-01-17
泰定宝背吉权钞伍分------------估价:2,040,000----日期:2017-12-27
泰定元宝展销,笔者也收集到两枚比较特殊的泰定钱:
一枚是“泰定元宝”银质钱。此钱直径较小,只有18.0mm,但铸制精整,轮圆郭方中规中矩,面背字郭深峻、棱角分明。钱文楷书,书风隽美生动,有别于多数元钱的率意朴拙。“宝”字简笔为宝盖下书一“玉”字,在元代钱币中不乏先例。此钱虽小,应为官铸钱币无疑。从精美程度看,精于批量生产的赏赐钱,或为银制样钱。
上午10时许,市民杨先生夫妇从一个不起眼的编织袋里掏出一尊三鼎时,立刻引来藏友们一片惊叹。该三铜鼎高33厘米,口径为19厘米,重12.7斤,以三只公象鼻为鼎,象身、眼、耳、鼻等栩栩如生。据杨先生爱人介绍,民国年间老外婆救下一对信佛的母子,对方为感激其救命之恩,遂将这尊三象鼻青铜鼎赠予。于是老外婆将此物传下来,希望世世代代心存善心,杨先生一家希望借助《寻宝》揭开传家宝身世的秘密。仁达艺术馆名誉馆长肖少伟认为,此鼎应为古代盛大佛教活动中的祭祀器皿,文物价值极高。
近几年泰定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泰定宝背权钞壹钱五分----------估价:2,450,000----日期:2017-06-09
代泰定宝折二型----------------估价:1,360,000----日期:2018-01-12
代泰定宝折二型----------------估价:1,320,000----日期:2017-09-07
代“泰定宝”背“吉权钞--------估价:1,680,000----日期:2018-04-04
“泰定宝”折二“泰定宝--------估价:1,220,000----日期:2018-02-19
泰定元宝拍卖,该钱存世数量极少,属十分罕见的古钱币珍品,几年前曾在某钱币拍卖会上拍出过十几万元的高价,而老李珍藏的这枚元代“泰定元宝”权钞大铜钱包浆浑厚,品相上佳,其实际价值理应更高。
回家后,我将钱币清洗干净,发现这枚“毛钱”竟是一枚元代的“泰定元宝”。此钱径1.6厘米,穿0.4厘米,重2.1克。查《简明钱币辞典》:泰定元宝,铸于泰定年间(公元1324年-1327年)属供养钱,泰定元宝四字行书,直读,“宝”字简化,笔法草率,制作简陋,钱背元文,但传世极少。
4月1日上午,记者在艺术馆看到,艺术馆三楼报名点着实热闹,藏友们正互相欣赏、点评彼此的“宝贝”。市民郭春从事收藏20余年,偏爱古收藏,在吉安古玩界颇有名气。当天他携带的宝贝据称是“大清壮士号十二金龙官刀”,其刀体装具完整且全部铜鎏金,十二条穿云龙和吉祥杂宝图案布满全身,他介绍金龙刀距今300多年,应该是清代三品以上武官才有资格佩带。市民刘小敏也带来了一把94公分长的古剑,系刘家,至今已有300年,家人们希望通过专家鉴定,了解此剑的历史渊源和市场估价。